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神秘湘西】武吉海:我寻巫傩文化

2020-05-27 09:34

华人号:三湘旅游

武吉海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

HPA/寻访探源湘西苗族原生态的巫傩文化,近年成为“神秘湘西”游的一个热点。

巫文化是苗族文化的起源。宋代朱熹《楚辞集注·卷二》称:“昔楚南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湘西苗族学者龙文玉认为,苗族发明了巫教,苗族祖先认为万物有灵,因而崇拜万物。从造字角度看,“巫”是一男一女顶天立地,“傩”是人遇到大难。有天地之后发齐天洪水,傩公傩母兄妹逃脱,成婚繁衍后代。“傩”吸收了外来文化,巫文化后来融合了傩文化演变成巫傩文化。苗族巫傩文化的本质不是鬼神论,而是灵魂论,认为灵魂不死。在神话传说中,傩公傩母后来成为苗族的祖先神。

◎ 在湘西苗族巫傩文化传承中,苗族祭司分为巴代雄和巴代扎两支,巴代雄为苗老司,祭祀时用苗语演唱颂词,巴代扎为客老司,祭祀时用汉语演唱颂词,左边为凤凰县禾库镇米坨村巴代扎石文才。

◎凤凰县禾若苗寨巴代雄龙兴成会做祭禾神、祭雷神、祭土地堂、招魂、送猪、接龙等法事,巴代雄的祭坛安放在堂屋的左下方,坛形如一张十行纸,地上的竹筒苗语叫“信”,是巴代雄敬神、通神、招魂、配乐的法器,这是他在做法事手诀。

◎巴代扎的祭坛建在堂屋中央,巴代扎做法事热烈奔放,跳绺巾舞驱鬼、娱神、请神,招式有车轮滚、扫尘、拜将、插巾、要四方、飞巾等动作,越到后头,舞姿越猛,还要口唱颂词与神灵沟通。

◎凤凰县腊尔山地区苗族祭炯仪式,苗族从祭“炯“中获得先祖护佑和心灵慰藉。

◎吉首苗族还傩愿仪式。

湘西苗族尊蚩尤为始祖,很多祭祀仪规从祭祖演化而来。主持祭祀仪式的苗巫师(又称祭师)叫巴代,分为巴代雄(苗老司,即苗族法师)和巴代扎(客老司,即汉族法师)两支谱系。苗巫师主持的仪式有祭祖(含祭蚩尤、祭炯、祭家先等)、祭山神、雷神、谷神、土地神等、椎牛、椎猪、接龙、还傩愿、宝东斋(又叫洗屋)、跳香等。在祭祀活动中演示的巫傩绝技有上刀梯、踩火犁、衔红铁、下油锅、吐红火、吃竹签、秤杆提米坛、神力定鸡等招式。苗巫师凭借师公刀、法号(牛角号或铜号)、令牌、绺巾、铜铃、马鞭、竹筶(又称卦或康)、印、招魂筒(又称“信”)等法器及多种手诀以娱神、请神,镇邪驱魔,并以祭品、香火敬奉先祖神灵,祈求福佑。参与祭祀仪式者佩戴的傩面具传说具有沟通神灵、镇魔驱邪的功能。巴代雄与巴代扎在重大祭祀活动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巴代雄祭祀颂词用苗语演唱,巴代扎用汉语演唱。如在接龙仪式中,由巴代扎先做宝东斋(洗屋),再由巴代雄负责接龙取水,巴代雄与巴代扎共同娱神。苗族巴代讲究职业操守,遇到仇家有事相请,也须前去帮忙。巴代传承一般是父子相传,也有由师傅设坛收徒的。湘西苗族除年节常规的祭祖活动外,村寨遇到天灾、瘟疫,或家庭和寨子不顺,需要祈求先祖和神灵护佑时,一般由村寨长老、乡贤民间发起以一个或几个村寨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活动结束后参与者一起聚餐,宴请宾客,所需费用以村民捐助形式分摊。家庭祭祀则为消灾祈福,保佑家人亲友安康。以村寨进行的祭烱、接龙、椎牛、还傩愿等大型祭祀活动一般持续两至三天,以一户或数户邀约的祭祀活动一般是半天或一天。

◎湘西苗族椎牛祭。

◎湘西苗族举行祭祀活动,很多场合都要由苗族祭司跳绺巾舞,以舞驱邪娱神。

◎湘西吕洞山一带苗族建房竖屋前,建房主人要请苗族祭司祭土地堂,以求家人和子孙平安兴旺。

◎保靖苗族祭师领祭山神,意在请神驱瘟除疫,祈福佑安,祭山神仪式为先献上祭品,再烧香燃蜡,大祭需供猪牛羊三牲,小祭也可只供猪首。

◎保靖县吕洞山村苗族祭司龙承富与儿媳在家里堂屋设立的傩公傩母神坛前整理供品。

◎凤凰苗族接龙,龙舅身骑高头大马,马夫牵着缓步前行,苗祭司身背魂筒,手摇魂铃,口唱颂词,紧随其后。

◎大龙洞是吉首峒河源头,历史上遇到干旱年成,临近村寨的苗民,择时在河滩举行祭龙活动。

◎吉首木匠石金光开工制作苗鼓前,要烧纸敬拜傩公傩母。

◎花垣县石寿贵因长期研究苗族“巴代文化”,被苗学界称为“巴代文化”的守护者,这是他手着竹筶,口吹法号。

湘西苗族巫傩文化是宗教与艺术、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原始文化,它蕴含了苗族先人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苗族巫傩文化中的接龙舞、绺巾舞、巴代祭祀以及还傩愿、椎牛等法事的传承人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目录,成为苗族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苗巫师在祭祀活动中代代相传的包容、义道及信守承诺等操守一直为苗民称颂。当下一些商业民俗表演展示的放蛊、赶尸等只是民间沿袭下来的一种传说,个人认为带有迷信色彩,它反映了古代湘西民间对未知领域和超自然力量的认知。

◎苗族祭司脚踩烧红的铧口。

◎巫傩绝技上刀梯,顶刀叉。

◎踩刀口。

◎吞火炭。

◎花垣雅酉苗族祭司法力定鸡,喷法水。

◎泸溪县浦市镇木雕艺人梁铁在雕刻傩面具,傩面具在祭祀活动和傩戏中,用来镇邪驱鬼。

湘西苗族巫傩文化的积极意义:一是它传承了苗族原生态祭祀文化丰富多彩的艺术。二是它通过祭祖驱瘟祈福等活动增进了村寨的团结、互助与诚信。三是它寄托了苗族人民世世代代对安宁、富足、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苗族学者龙文玉(左七)、凤凰《巫傩神歌》编剧张顺心(左一)、巴代文化爱好者石吟(右一)、凤凰县政协文教卫体史委员会主任吴超培(右四)、禾库镇长龙平智(右三)等一行到禾若苗寨调研苗族巫傩文化。

来源|HPA湖南摄影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神秘湘西】武吉海:我寻巫傩文化》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湖南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旅游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