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13:30 阅读量:7k+
华人号:社会能见度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共5章,分别为一般规定、结婚、家庭关系、离婚和收养,调整因婚姻家庭关系产生的民事关系。婚姻家庭编在一般规定中倡导树立优良家风,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婚姻家庭中的导向作用;增加亲属、近亲属与家庭成员的一般性规定。在具体制度方面,完善了婚姻无效与可撤销制度,增设了婚姻无效与被撤销的损害赔偿;完善了法定夫妻财产制,增设日常家事代理、婚内析产、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等规定;确立了亲子关系确认与否认的基本规则等。这些修改与完善体现了婚姻家庭编立法的与时俱进,为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维护家庭稳定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
一对情侣未婚同居后分手,双方就彩礼问题发生争议诉至法院。女方周某对民法典中关于“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有不同理解,对法院判决不服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近日,在贵州省普定县检察院检察官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
2021年7月,李某与刚满17周岁的周某在外省务工期间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2022年2月4日,双方按地方习俗订婚,李某向周某支付彩礼12.8万元,向周某父亲支付“水礼”(指男方提供给女方用于宴请亲友和购买礼品的专项开支)1.2万元。订婚后,李某为周某购买了2158元的戒指、9799元的苹果手机以及12332元的“三金”(金手镯、金耳饰、金戒指)。2022年3月7日,双方按习俗举行婚礼并同居生活,因周某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023年8月,双方因生活矛盾分居,李某以婚约财产纠纷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周某、周某父亲返还案涉彩礼。
法院经审理认为,2022年3月,双方举行婚礼后同居但未办理结婚登记,属同居关系。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5条的规定,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应当予以支持。经查,李某给付周某的12.8万元彩礼已退还。法院认为,1.2万元“水礼”及李某购买的戒指、手机、“三金”和微信转账共计71501元,符合当地婚礼习俗中对于彩礼的一般认知,应当认定为彩礼。考虑到李某明知周某未达法定婚龄仍与其举办婚礼有过错,且周某有婚礼支出、曾向李某转款以及双方共同生活约一年半等情况,法院于2023年12月判决周某、周某父亲返还李某彩礼5万元。
周某及其父亲不服一审判决,申请再审被驳回后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二人认为法院生效判决适用法律错误,混淆婚约财产、同居关系财产纠纷两个法律关系;事实认定不清,按照地方习俗,“水礼”1.2万元是男方给女方父母宴请双方亲友的费用,男方亲友也参与消费,不应返还。
检察官审查后认为,根据民法典第1047条、1051条,该案中,周某未达法定结婚年龄,李某诉请返还彩礼并非主张对二人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而属于婚约财产纠纷,法院应当考量双方过错程度、共同生活时长及彩礼使用情况等因素并引用相应法律规定裁判。但法院引用了关于处理同居关系析产的法律条文进行裁判,与该案性质不符,属于适用法律不准确。
同时,检察官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卷宗,查明李某为周某购买的“三金”,其中价值1733元的男戒是李某自己佩戴;而周某曾支付4897元购买铂金对戒(其中男戒是李某佩戴),支付双方出游费用4203元,还为李某购买价值9299元的手机。法院卷宗中确实存在上述证据凭证,判决中却无对该部分证据的审查认定情况。
检察官走访当事人所在乡镇村寨后发现,超过80%的村民认为“水礼”与彩礼有区别。在当地习俗中,“水礼”是男方提供给女方用于宴请亲友和购买礼品的专项开支,因简化流程而折现。这些费用在婚礼期间已实际消费,不宜直接认定为需返还的彩礼。
基于上述调查,检察官对双方充分释法说理,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约定周某等一次性支付李某2.66万元。周某履行完毕后,向普定县检察院撤回监督申请,该院依法对该案终结审查。
今年4月,普定县检察院针对该案判决在证据审查和法律适用等方面的问题,向法院制发审判活动违法监督检察建议,建议依法规范该类案件证据审查及法律适用标准,法院全部采纳。针对案件暴露出的未成年人早婚问题,该院向周某父亲(其家中尚有一名未成年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指导其依法全面履行监护职责,最大限度保护好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同时,该院还联合当地妇联、民政等部门进村入寨,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早婚、倡导文明婚俗等系列普法宣传活动。
处理彩礼纠纷
需综合考虑法理与习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5条规定了彩礼返还的条件,但在该类纠纷处理中,既要准确适用法律规范,也要尊重当地婚俗习惯。本案中,对“水礼”是否属于应返还彩礼的认定,需要深入了解当地习俗,实地调查确认其实际性质和用途。
检察机关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超过80%的村民认为“水礼”与彩礼有区别,是用于宴请亲友和购买礼品的专项开支,在婚礼期间已实际消费。同时,还查明了双方购买礼物等相互投入情况,为公平解决纠纷提供了事实基础。
这提示我们,处理婚约财产纠纷,既要准确适用法律,又要尊重地方习俗,更要查清各方过错程度、共同生活时长及财产使用情况,才能实现定分止争、化解矛盾。对广大公众而言,婚姻当以合法为前提,以感情为基础,彩礼宜适度,回归礼的本质,方能守护好婚姻家庭的幸福根基。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