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 19:47 阅读量:8k+
华人号:清新福建💃
“五一”假期在福建玩什么?
当然是看一场“好戏”啦!
沉浸式演出“月映武夷”
在假期期间火热上演
当武夷山水化为舞台
把千年的山、水、诗、哲
酿成70分钟的光影醉意
图源:月映武夷山
福建好戏不止于此
“周末戏相逢”优质文化文艺资源
直达基层公益性演出活动
开展至今已5个月
我省的文华表演奖、梅花奖获得者纷纷登台
国际国内金奖节目接续上演
让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欣赏高水平的文艺演出
没有舞台,无需门票
“移动式”文艺精品
让你沉浸式感受有福之地的闽派文艺精品
👇👇👇
2025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期间,以朱子文化为载体的山水史诗《月映武夷》在武夷山精彩亮相。舞台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朱迅化身旅行者和现代文明的代表,与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田征扮演的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武夷山水间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图源:闽北日报
剧场中,270度全景式舞台通过水幕、数控、光影等前沿技术手法,营造出极具东方美学意境的武夷山水,观众仿佛置身画中,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奇妙,呈现出“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的绝美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图源:月映武夷山
🔥 “五一”假期特别场次(暂定)
5月1日-5月3日|第一场 16:00 第二场 19:30
5月4日-5月5日|仅开演一场 16:00
“五一”假期,泉州将在古城再现“国宝级”民俗艺术宋江阵。这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游园会,包括青狮表演、宋江阵传统民间特色艺阵表演、武术表演、高甲戏打斗杂耍等四大核心板块,将呈现十几种宋江阵经典阵法,重现泉州“棍棒手扑,妙绝天下”的民俗风采。
图源:泉州发布
宋江阵又称“套宋江”,是一种源于民间的武术操,流行于泉州各地,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据记载,当时支持郑成功反清复明的义士,为避清廷打压,将武术套路融入迎神赛会,从而诞生了以装扮108位水浒英雄进行踩街的“宋江阵”。
以上2图图源:福建体育融媒体
5月1日:在泉州府文庙广场举行启动仪式,随后沿中山路开展踩街巡游;
5月2日至5日:队伍分赴泉州金花人民广场、晋江九十九溪田园风光景区、九日山等地展演。
福建沉浸式演出项目方兴未艾:在武夷山崇阳溪畔,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印象大红袍》,通过360度旋转舞台和山水实景融合,将采茶、制茶等传统技艺转化为震撼的视觉盛宴。
1988个座位、万米舞台长卷、3000盏数码灯,5分钟旋转一圈,堪称世界最大“山水茶馆”。茶香与光影交织,堪称“中国式浪漫”天花板。
以上4图源:印象大红袍
✅ 5月1日-5日
印象大红袍开启“超长待机”模式——
第一场开演时间 19:00
第二场开演时间 20:20
第三场开演时间 21:40
第四场开演时间 23:00
第五场开演时间 次日00:15(是否有第五场,视当日预定情况而定)
✅ 5月6日起演出时间:
第一场开演时间 19:30
第二场开演时间 20:50
第三场开演时间 22:10
第四场开演时间 23:30
(注:每场演出70分钟,请至少提前15分钟入场,迟到无法进场哦!)
在位于福州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城,《最忆船政》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别出心裁,内容上也独具匠心。全剧以船政的历史为背景,通过近百名演员演绎同舟共济、乘风破浪的感人故事,表现“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
图源:福州日报
该剧还融入八将舞、妈祖文化等福建非遗以及福州方言、三条簪妆造、传统服饰、闽菜等元素,以沉浸式的演艺形式,让闽都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图源:最忆船政
一个个沉浸式演绎,以更具穿透力的文化叙事,让抽象的历史和故事变成可触摸的震撼和感动,也成为福建各地撬动文旅消费的新支点。
图源:月映武夷山
近日,《人民日报》文化版刊文《沉浸式演绎 请观众“入戏”》。泉州梨园戏以打破传统舞台的“框”,再次出圈,通过沉浸式演绎的形式,不仅让观众成为“戏中人”,亦使得这一古老剧种焕发新活力。
图源:大美洛江
余庆楼里,“咿咿呀呀”的声音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梨园戏《陈三五娘》沉浸式互动演绎。
今年18岁的郑怡萍扮演五娘一角,正在与观众进行互动,细腻的表达和饱满的情绪将大家带入戏中情境。
梨园戏《陈三五娘》沉浸式互动演绎剧照
图源: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
自今年春节开始,每逢节假日,余庆楼里都会上演《陈三五娘》沉浸式互动演绎。在楼前空地,观众们化身元宵灯会上的路人,见证陈三与五娘灯下邂逅的浪漫场景;二楼连廊上,观众担当“助攻”,鼓励五娘对陈三抛下荔枝手帕、传达绵绵情意……
楼内楼外、楼上楼下,1个小时的时间里,观众跟随演员的脚步穿行在古厝中,看戏人也成了戏中人。
值得一提的是,“五一”假期期间,泉州市推出各类文艺演出、非遗游园等数百场,其中全市国有文艺院团开展公益性惠民演出130余场(包含泉州提线木偶戏、梨园戏、高甲戏、南音、闽南歌舞、掌中木偶戏);2025全国南戏展演暨第三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演出40余场,本次展演以泉州传统戏曲(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南音、高甲戏、打城戏等)为主体,永嘉昆曲、婺剧、莆仙戏、闽剧、晋剧、调腔、五音戏、梅林戏、祁剧等剧种共同参与。“五一”假期期间全市免费惠民演出近65场。
在八闽大地,景区、公园、广场、文化街区等纷纷推出沉浸式演出,传统艺术表演与充满古典气息的古建街区相融合,让市民、游客领略戏曲之美和福建人文自然之美。
“周末戏相逢” 杂技专场
省实验闽剧院在福州西湖公园古堞斜阳以《宋韵千年·诗词福建》与观众相约2025年的第一场“雪”。这场独特的沉浸式艺术盛宴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到场共同“穿越时空”,在宋韵古风中感受福建诗词之美。
图源:福建日报
在南平,南词艺术融入美丽的武夷山,独特的唱腔和韵味让人仿佛置身山水间。
图源:南平市南词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在漳州闽南水乡,布袋木偶戏、二胡独奏、歌仔戏等让游客不由得放慢脚步倾听。
图源:漳州市布袋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泉州清源山成为闽南文化大秀场,灵动的木偶、诙谐幽默的高甲戏引发全场热舞。
图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在三明万达广场,三明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周末戏相逢”元宵晚会,让艺术之花在百姓身边绽放。
在福州三坊七巷古色古香的街巷里,沉浸式剧场一开演,就把人们拉进了大唐盛世旧时光。
“闽风宋韵”新体验——莆田兴化府街区,打造福建首个“非遗一条街”,以县域经济为单位,组团出道的福建文旅IP,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目不暇接。
以上3图源:福建日报
通过与不同的文化元素和技术手段结合,沉浸式演出不断挑战、突破传统演出的界限,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观演体验。
当千年闽越文明在水幕光影中重现,当游客成为古街骑楼里流动的风景,当非遗技艺走进日常生活,这些沉浸式场景正让福建的人文山水“活”起来、“潮”起来、“融”起来,书写“诗和远方”的新范式。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