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09:30 阅读量:4k+
华人号:中华儿女作者 | 翁鲁强 邵双松
编辑 | 张惠清
周佰龙正在检查安全项点
这名“95后”青年叫周佰龙,现在是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一大队修井107队党支部书记。回想起七年前,他作为新入厂毕业生第一次来到修井107队井场参观,被井架上凝结的冰凌折射的阳光晃得睁不开眼。那时的他绝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这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队伍的扛旗人。
“只要能当石油人,干啥都行!”2016年,石油工程专业毕业的周佰龙带着这个朴素的理想走进了修井107队,这是大庆油田唯一一支井喷失控应急抢险队。彼时的他还不明白“铁军”二字的重量,直到在单位电脑里翻出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为107队制作的专题片——2004年,为封堵随时可能爆炸的升深2井,老队长赵传利带队签下“生死状”,8名党员用40分钟完成“拆弹”。视频里晃动的镜头、老旧的井口和决绝的背影,让他彻夜难眠……每一幅画面都在讲述着修井107队战天斗地的过往,也为初出茅庐的周佰龙上了生动的一课……
“进107门,就得是107人!”他扎进井场锤炼:站井口、扛油管、抡大锤,司钻房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把《修井工程手册》翻成“卷边书”,追着老师傅问滑块捞矛改造诀窍……仅用半年时间,就从一名技能“小白”成长为独立操作“铁钻工”的岗位能手。
2023年,在技术员岗位淬炼三年后,周佰龙接过了修井107队第10任党支部书记的使命。此时的他已褪去青涩,掌心覆满管钳磨出的硬茧,更在抢险实战中读懂了铁军精神的真谛——展柜里泛黄的“生死状”,不仅是历史见证,更是需要代代续写的时代答卷。他将老队员们的抢险回忆录制成电子档案,用数字化手段让“七进七出火场”的惊险场景与现代化抢险体系形成时空对话,又在党课讲稿里融入智能化顶驱设备操作手册的章节,让铁人精神的薪火与数智化转型的浪潮交织成新的奋斗图谱。
党建管理新模式:在油污虹影与数据间突围
“每一名党员都有责任划分,每个参数都是军令状。”作为井下作业分公司最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周佰龙深入推进红色网格治理模式,通过红色网格锁住人、事、物,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让问题早发现、早处理。经过两年的反复磨合,红色网格如同神经网络般渗透进107队的每个作业单元。
他站在井场,工服凝结的泥浆壳簌簌作响,手指划过平板电脑里的红色网格责任图——这些跳动的红色数据点既是责任田的边界线,也是技术攻坚的坐标系。他凝视着智能系统推送的钻具相容性分析报告,脑海中莫名想起老工人讲述的方402井抢险故事:当时,那口井喷出的30米火柱将夜空烧成白昼,140台消防车的水龙在零下30℃凝结成冰瀑,8名“冰甲战士”在油火泥浆中搏斗十多个小时……这些画面此刻正化作数据流中蕴藏的技术突破口。
周佰龙(中)给青年员工讲党课
以小聚焦,以小博大,如今的修井107队以数智化生产管理系统为中枢,将36台特种设备与59名员工纳入联动责任体系,并与“数智化生产管理系统”融合关联,实时监控各现场,科学轮转各工序,有序调动各岗位,全面串起各生产要素,实现问题“一键上报”“一触解决”。2024年,正是依靠红色网格治理模式,修井107队历史性地完成128口井的修井施工任务,创出历史最高纪录。
淬火的温度:钢铁印记与风雪火焰
抢险练兵场,器械组组长老苗拿起那台历经数次抢险的多尺寸管材旋转割刀,金属牙口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青年队员小林摸了摸胸前的党员徽章——这个细微动作被周佰龙精准捕捉,他仿佛看见割刀上隐约可见的磨痕正与年轻脉搏共振,搭起一条跨越时空的传承之桥。“现在的孩子没经历过真正的‘火山口’,要想关键时刻‘盯硬’,就必须常学常练。”周佰龙始终记得老书记的嘱托,他将每月7日定为“升深2井抢险纪念日”,在实训场地的轰鸣声中,红色故事与抢险装备交织成独特的教学场域:老工人讲述签下“生死状”拆卸井口装置的惊险,技术骨干复盘过往抢险井的处置案例,“服务稳产、保障平安”的使命意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渗入井场的每寸土地。
思想的浸润需要更细密的编织。巴掌大的井场速记卡塞进工具包,设备检修间隙的问答互动让党课化零为整;班前会的五分钟微分享环节,青年工人清晰讲述网格责任清单实践心得;暴雨突袭的夜晚,党支部活动阵地烛光摇曳,周佰龙打着手电筒分析井控案例的身影,成了新一代107人心中永不熄灭的信仰灯塔。
川渝流转区块高含硫隐患井的跨年度封井难度大,如何成功作业,成了横在107队面前的淬火池。2024年春天,周佰龙带领队伍展开“魔鬼特训”:模拟井况覆盖所有可能的风险变量,从井控装置拆装到剧毒硫化氢防护,每个动作都在秒表嘀嗒声中锤炼至肌肉记忆。站上川渝井场时,青年队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早已超出预期,昔日触摸党员徽章时手指微颤的小林,此刻立在井口前的身影稳如磐石。任务收官那日,擦拭干净的党员徽章被他郑重别回胸前,割刀上那些见证了多次危机的磨痕,正以另一种形式镌刻在新一代107人的血脉里,化作“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的永恒印记。
“标杆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跑线。”2025年的第一场雪落在钻台上,周佰龙在支部会议上展开新的技术路线图,激光笔打出的红点在雪幕中划出跃动的轨迹。窗外,防喷演练的汽笛声穿透风雪,身着红色工装的队伍正冲向各自的既定位置。他们的身影在苍茫雪原上连成跳动的火焰,燃烧着百年油田不灭的荣光。这是铁军的印记,也是大庆石油人永不停歇的冲锋号角。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