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1 09:13 阅读量:1.6万+
华人号:广宽书院“君子当处木雁之间,应有龙蛇之变,允执厥中之。
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最好的宝剑不在于它的锋利刃口,而在于它藏鞘其内的朴实厚重,一旦亮剑便是一窥无遗,故有国之利剑不可轻示人之理;最好的功夫和器物并非来自巧雕细琢,而是在至简至朴下的无为之妙,所以才有“虽自人工却宛如天开”的自然之境。
剑的锋芒刺骨源自藏着不去显露,器的至巧来自不加修饰的顺其自然。
天下所有的问题答案皆藏在这个“不”和“无”身上,无为是大为,无用是大用,而无知亦是大知,无招更是胜有招。
一.无为:不用力才能借力打力
当我把一个主题提纲写好却思忖良久才下笔的文章,一般都是狗尾续貂之作,我不会把它发表到平台上来,为什么?因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我在使劲地想着它的脉络,这就不是由内而外的渲染,而是绞尽脑汁的寻章摘句去拼凑,若是得神之作,必是无为之下的至诚表达。
正如你对九九乘法表的熟悉度一样,“八八六十四”这是无需思考的答案,这便是普世的正确答案,是神经元突触无缝链接的思考,是下意识更是潜意识,也是瞬间心流的触达。
不用力,才是真的有把握。
苏轼在临终前说了人生之中最后四个字:「着力即差」。
意思是做事如果太过于用力,反而容易把它搞砸,他用毕生的经验得失总结出这四个字,说明他在某个瞬间吃透了“无为”之有为。
世人都如不系之舟,漂泊半世才发现舵桨并不在自己手中,过去的对抗和用力不过都是给自己徒增烦恼,并且都无法安住于当下,更无从谈起会欣赏沿途的风景了。
人有阴晴,月亦有圆缺,这些我们改变不了,但是我们可以在晴时爱晴,在雨时爱雨。
心态之外还要有重复地积累练习,无为无招地去日拱一卒。
歌手在舞台上不能盯着提词器或想着下一句歌词,因为那样太生硬毫无情感,她要“顺着感觉”去放开歌颂;篮球员不能等到瞄准篮筐后再做投篮动作,对手不会给他留有时间这样做,他要“凭着感觉”去出手。
这份感觉就是熟练度加持之下的人生被动驾驶,看似无为的不经意下,藏着的是自信、是借力,更是最高的有为。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感受不到外力之时,才是真的收放自如。
二.无用:无和空之大用
没有人不望子成龙,但我和苏轼一样,都不愿意子女成龙成凤。
他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我说:孩子,不用急,不用忙,也不用追求公卿。你只要健康、平安和快乐,顶天立地且不卑不亢地去爱自己和爱世界就好了。
有用和有才,有时候并不是好事。
人类社会始终遵循的是零和博弈,一个人的过分光芒对其它人都是种隐性的威胁和不安,木秀于林肯定会被风雨摧刮折枝,匹夫本无罪,怀璧其罪也。
无用方能生大用,普通人虽不如杨修聪慧,但是却能安然的颐养天年;没有材质作用的树木虽然没办法做船做家具,但是却能躲过人类的砍伐而矗立苍天;有用的东西价值就在于“用”,始终会有用完了丢弃的一天。老黄牛辛苦耕地一辈子了,临了还要被杀了吃肉去榨干最后一滴剩余价值,因为它太有用了。
熊猫啥用都没,笨笨的连交配都费事,却被人好生伺候和捧着,看它一眼还要花钱,因为它没“用”。
如果你累,说明你太有用了。
那就摆烂无用就行了吗?凡事过犹不及,过份的藏巧露拙也是种妄为,正如去山林独居的隐士一样,没有掌握正确火候,纯属避世之举。
那又应如何?允执厥中之。
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舞台轮到自己的时候就要上去,话筒到了嘴边就要把握住,这份有用源于背后看不见的有为努力,才会在机会面前显得从容不迫。
每个人一生之中都会有自己的高光时刻,而这份高光程度完全取决于那些在台下的沉淀努力时分,你可以把握无用分寸,但是不能真的无用。
要想“有”之前,还是得先“无”。
杯子空了才能装水,房子空了才能放家居,人谦卑了才能容纳万物。
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相反,你不知道的越多,你就越是自以为是。
人要定期清空自己,忘却过去的得失招式,重新塑造新的认知体系,善用归纳演绎能力,找到道和术的同与不同,取其精华去触类旁通。
大道至简,真理的底层逻辑在人类世界中是共通的,所以乔布斯才会说出那句“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弱者道之用,无是有的前提、讷是智的根本、拙是巧的原点,抱璞才能守真,致虚极才能有静笃。
让身心融于自然而然,四肢放垂松弛,仅仅去感受而不是去定义,仅仅去做而不是去得到。你就会真的感受到“无”的力量是多么澎湃,你就能觉察到“静”下面,其实藏着的是一个“争”字。
希望这篇文字能缓解你的精神内耗,归于虚无,重构内核力量,福生无量天尊!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