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时光 “侨”记忆——走进鼓浪屿上的博物馆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在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誉的侨乡鼓浪屿上,面积不足2平方千米的小岛内伫立着众多博物馆,它们如同散落岛上的珍珠,串联起历史建筑,浓缩了万国文化,蕴藏着多元体验,承载着乡愁记忆。可以说,一座岛就是一座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不妨踏上这座小岛,循着侨乡历史文脉,来一场时光交错的文博之旅。
在鹭江之畔的最高处,红色穹顶之下是著名的八卦楼,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就位于此。八卦楼由台湾板桥林家后代林鹤寿斥资建造,曾因资金耗尽成为一段未完待续的故事,却在百年后以另一种方式续写传奇:八卦楼曾是厦门市博物馆所在地;如今,79架来自全球的古老风琴在此集结,在浪声与琴韵中奏响跨越大洋的艺术交响曲。
鼓浪屿风琴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座专门展示古风琴的博物馆,集风琴收藏研究、文化交流、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研学教育为一体,为艺术爱好者提供沉浸式风琴音乐体验,极具文化观赏价值。展出的藏品种类全、品位高,有来自英、德、美、澳等国家的管风琴、簧片风琴、手风琴、口风琴等,均由澳大利亚华侨胡友义捐赠。主楼一层包括“序曲”“幻想曲”“协奏曲”等8个展厅,全方位介绍风琴发展历史;中庭还陈列有1909年建造的“诺曼·比尔”管风琴,供游客全方位欣赏管风琴的建构形态与风采。二层则设有手风琴展和主题展等。
值得注意的是,承载着百年音乐记忆的“默片时代活化石”——Wurlitzer剧院管风琴,已于今年5月1日起重新亮相。目前,剧院管风琴设在二层剧院管风琴展厅,于每天上午10点、下午3点各安排一场自动演奏,带领游客穿越时空,感受机械与艺术的完美交融。
在菽庄花园“藏海补山”的造园艺术中,凝结着台湾板桥林家后代、爱国实业家林尔嘉对故土的思念,其建筑本身就是一首凝固的思乡诗。然而,菽庄花园不仅寄托着浓浓的家国乡愁,更承载着一座岛屿对世界钢琴音乐史的深情致敬。
鼓浪屿是中国人均拥有钢琴数最多的地方之一,有着“钢琴之岛”的美誉。坐落于菽庄花园听涛轩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座以钢琴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共分两个展馆和一条钢琴长廊,陈列的百余架世界名贵古钢琴和百盏古钢琴灯台均由澳大利亚华侨胡友义捐赠,分别产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等国家。胡友义曾说过:“不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鼓浪屿都是我永远的故乡。我把我毕生收藏的钢琴放在这里展览,是我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搬回家。”
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古老的手摇钢琴、“世界最美的钢琴”普莱耶尔,一架架镌刻着时光的古琴仿佛将百年琴史凝于一瞬;镶嵌红鸟与白鹭雕花的“思乡琴”、别具“中国风”的罗杰斯三角钢琴,更是凝结了制作师和收藏家的巧思匠心,每一架琴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2021年改造后的二馆增设“听海演奏厅”,游客可在此临海抚琴,让涛声与琴声共鸣。
中国唱片博物馆坐落于鼓浪屿福建路32号黄荣远堂。黄荣远堂由菲律宾华侨施光从1920年起兴建,后于1931年转归越南华侨黄仲训家族,以其融合西洋与南洋、中国古典与现代的建筑风格,被誉为鼓浪屿“最浪漫的别墅”。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性的唱片主题博物馆,中国唱片博物馆填补了国内久未建立的“中华民族有声记忆档案库”的空白。在唱片博物馆中记录着不少珍贵的声音,如聂耳于1935年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母带、战国时期曾侯乙编钟录音专辑《千古绝响》、世界录音史上的第一声、孙中山先生生前唯一一次留音《勉励国民》演讲唱片等。
展馆一层包括中国唱片百年历史时光长廊、黑胶听音室、黄荣远堂历史陈列厅和临展沙龙厅;二层包括梨园经典厅,共和国声乐、器乐、歌剧舞剧成就厅,以及时代曲和抗战曲厅。游览中国唱片博物馆,不仅能让人徜徉在音乐王国中,更能直接感受到“音乐之乡”鼓浪屿的不朽魅力。
鼓浪屿摄影陈列馆位于鼓浪屿漳州路24号,其前身是1932年由黄奕住等爱国华侨群体共同筹办的鼓浪屿自来水公司。鼓浪屿自来水公司曾改变了鼓浪屿居民吃水的方式,见证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公共事业的发展,是鼓浪屿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与互鉴的典范。如今,经修缮活化利用,“鼓浪屿自来水公司旧址”优雅转身,除了作为鼓浪屿岛上的备用供水设施,还成为集展示、科普教育、学术研究于一体的专业摄影展馆。
该馆分为自来水公司历史陈列区、提光寻影互动体验区、古典摄影展区、现代摄影展区、鼓浪屿历史影像区等8个展区,凝练摄影发展史、照相机技术变革、厦鼓影像、“中国摄影先驱之一”林鍼故事等。展馆综合运用现代科技展陈手法,科普摄影知识,借“以图鉴史”的方法展现侨乡鼓浪屿的百年芳华,引领游客深度体验鼓浪屿历史文化艺术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别样魅力。馆内还设有“鼓浪屿八卦楼专题历史影像展”,集中展出23张老照片,以八卦楼为视角线索,洞见鼓浪屿在中西文明交汇中的发展进程。
鼓浪屿华侨文化展馆坐落于鼓浪屿龙头路21号。1992年,鼓浪屿华侨捐赠了这栋三层小楼作为鼓浪屿侨联楼。2013年,以鼓浪屿申遗为契机,思明区侨联、鼓浪屿街道侨联深耕侨史,通过办展、著书、建馆,将鼓浪屿侨联楼打造成为具有“侨史博物馆+侨胞会客厅”功能的“鼓浪屿华侨文化展馆”。
展馆面积约255平方米,通过图文结合、展品展示、情景模拟等多种展陈手段,围绕华侨建筑、华侨故事、华侨贡献和华侨精神四方面人文历史为主线,展示了侨乡鼓浪屿、鼓浪屿华侨与民主革命、鼓浪屿华侨与抗日战争、鼓浪屿华侨与城市建设、鼓浪屿华侨与兴办实业、鼓浪屿华侨与文教公益事业六大部分,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了鼓浪屿深厚的华侨历史文化,弘扬了鼓浪屿华侨的光辉史迹。馆内的藏品中有辛亥革命功臣丘明昶使用过的摄像机,马来西亚归侨、曾任中国侨联秘书长的王雨亭写给其子王唯真的信件,“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队旗等,都是鼓浪屿华侨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不懈奋斗的重要见证。
鼓浪屿上的每座博物馆都是百年侨乡的记忆碎片,这些承载着侨胞血汗与智慧的建筑与藏品,不仅是历史的注脚,更是文明互鉴的活化石。国际博物馆日,让我们走进鼓浪屿上的博物馆,感悟博物馆蕴含的无穷力量——让过去与现在于乡愁坐标上相遇,让文化的血脉在时光长河里流淌。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屿”时光 “侨”记忆——走进鼓浪屿上的博物馆》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英国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