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07:02 阅读量:1万+
华人号:健康之路今日健康提示
今日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时节,天气渐热,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减少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
【节气时间】
2025年5月5日 13:56:57
农历 乙巳年 四月初八
-----------------------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天的到来。此时阳气渐盛,万物繁茂。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此时养生需注重 “养心护养、健脾祛湿”,为盛夏健康打下基础。
顺应阳长
:夏季阳气旺盛,养生要顺应阳气生长的趋势,适当活动,促进阳气升发。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以防阳气外泄太过。
重视养心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立夏后气温升高,人体心火易亢盛,容易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等问题。因此,夏季养生的核心在于“养心”,要保持心神安宁,气血通畅。
一、起居作息稍调整
作息调整
: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建议“晚睡早起”。晚睡并非熬夜,而是可以比春季稍晚一点入睡(晚上11:00前),早起(早上7:00前)以吸收自然界的阳气。
增加午休
:由于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相对缩短,加上白天活动增多,容易疲劳。中午进行短暂的午休(建议30分钟至1小时),有助于恢复精力,同时也能“养心”,缓解心脏压力,符合中医“子午觉”的养生原则。
起居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环境整洁。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或空调温度过低的环境中。衣着宜选择轻、薄、柔软、透气性好的棉、麻、丝等材质,颜色宜浅,有助于散热。
二、运动舒缓勿大汗
时间选择
:选择在气温相对凉爽的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避免在烈日当空或气温最高的时段(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户外活动和剧烈运动。
方式选择
:宜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游泳等相对舒缓的有氧运动。这些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但不至于使人过度劳累。
强度控制
: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大汗淋漓。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容易耗伤心阳、损伤津液。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适当补充水分(温开水、淡盐水为佳)。
三、精神调养心平和
立夏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等情绪。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情绪波动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因此,要注意情绪调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喜过悲。
保持心平气和
:夏季心火易旺,情绪容易波动,要注重精神调养。保持心情舒畅、精神安宁,做到“戒怒戒躁”。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练习书法、绘画、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培养乐观心态
:多想开心事,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有助于心气的平和。中医认为“心静自然凉”,平和的心态是夏季养心的重要一环。
四、立夏节气饮食调摄
01
增酸减苦,补肾助肝
立夏时节,饮食上要遵循“增酸减苦,补肾助肝”的原则。酸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体保存阳气,如山楂、乌梅、葡萄、柠檬等。苦味食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的作用,但夏季不宜过多食用,以免损伤阳气,如苦瓜、苦菜等。同时,要适当增加一些补肾助肝的食物,如芝麻、核桃、枸杞、桑葚等。
02
清淡为主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选择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煎炸等助长内热的食物。
03
健脾祛湿
夏季湿气也较重,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可适当食用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茯苓、白扁豆、冬瓜等。
04
多吃蔬果
夏季气温高,人体水分流失快,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如西瓜、黄瓜、西红柿、芹菜、菠菜等。这些蔬菜水果不仅水分含量高,而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05
避食生冷
夏季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但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疾病。因此,要避免过食生冷食物,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
推荐食材
1.
蔬菜类(清热、利湿、生津)
瓜类
:黄瓜、冬瓜、丝瓜、苦瓜(清心火,但不宜过多)、西葫芦、佛手瓜。这些瓜类水分足,性多微寒或凉,有助于清热、利尿、解暑。
叶菜类
:生菜、莴苣、芹菜、油麦菜、菠菜(焯水后食用)、苋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偏凉性。
其他
:番茄(微酸生津)、茄子(清热活血,但偏寒凉,脾胃虚寒者少食)、茭白(清热利尿)。
2.水果类(生津、止渴、补充维生素)
时令水果
:樱桃、枇杷、草莓、桑葚(滋阴补血)、青梅(酸味收敛)。
其他推荐
:柠檬(酸味生津)、桃子(益气生津,温性,不宜多食)、西瓜(清热解暑,但性寒凉,脾胃虚寒者、寒湿体质者要适量)。
酸味水果
:乌梅、山楂等,有收敛、生津的作用。
3.豆类及谷物(健脾、祛湿、清热)
豆类
:绿豆(清热解暑、利水)、赤小豆(利水消肿、健脾)、薏苡仁(健脾渗湿、清热)、白扁豆(健脾化湿)、豌豆、蚕豆(健脾化湿,时令蔬菜)。
谷物
:小麦(养心气,可用“浮小麦”)、小米(健脾和胃)、荞麦(清热降气)、玉米。
4.肉蛋奶类(补充蛋白质,宜选偏凉性或平性)
肉类
:鸭肉(性凉,滋阴补虚)、兔肉(性凉)、瘦猪肉(性平,滋阴润燥)、鱼类(如鲫鱼,健脾利湿;草鱼等)。避免过多食用温热性的牛羊肉。
蛋类
:鸡蛋(性平,滋阴润燥)、鸭蛋(性凉,滋阴清肺)。
奶类
:牛奶、酸奶(滋阴生津,注意不要过食冰镇的)。
5.其他(养心安神、健脾益气)
莲子
:养心安神、健脾止泻。
百合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山药
:健脾益气、养阴。
茯苓
:健脾宁心、利水渗湿。
蜂蜜
:润燥、补中(适量)。
菌菇类
:如香菇、木耳等,富含营养,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药膳推荐
01
荷叶绿豆粥
【原料】
荷叶1张(鲜荷叶更佳)、绿豆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
将荷叶洗净,切成小块;绿豆、粳米淘洗干净。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荷叶块,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0 - 15分钟,捞出荷叶。把绿豆、粳米放入煮好的荷叶水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绿豆和粳米熟烂。加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
清热解暑、健脾利湿。可缓解暑热带来的不适。
02
陈皮冬瓜老鸭汤
【原料】
老鸭一只、陈皮15克、冬瓜200克、薏米30克、生姜3片、盐适量。
【制法】
老鸭洗净,切块,焯水捞出;冬瓜去皮切块;薏米洗净。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老鸭块、陈皮、薏米、生姜片,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1 - 1.5小时。加入冬瓜块,继续炖煮20 - 30分钟,至冬瓜熟烂。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养生功效】
滋阴清热、健脾祛湿。
03
双花解暑茶
【原料】
金银花3克、菊花3克、薄荷叶2克、冰糖适量。
【制法】
沸水冲泡代茶饮。
【养生功效】
清热解毒,预防暑热。
04
参麦养心汤
【原料】
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瘦肉适量。
【制法】
上述药材浸泡30分钟后与瘦肉同炖1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养生功效】
益气养阴,预防暑伤气阴。
05
绿豆百合饮
【原料】
绿豆50克、鲜百合30克、冰糖适量。
【制法】
绿豆煮至开花,加入百合煮10分钟,加糖调味。
【养生功效】
清热解毒、润肺止咳。适合暑热烦渴者。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