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8 06:30 阅读量:6k+
华人号:妙文赏读今天,我们继续共读陈海贤博士的《走出黑森林:自我转变的旅程》。
上一节,我们讲了如何与过去告别,如何面对转变期的迷茫、无措和不确定,以及怎么做出选择、忠于承诺、凭借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去新世界中寻找机会。
伴随着新自我的萌芽,我们已然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个新的自我,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从旧自我的土壤里萌发的,更适应新现实的自我。
那么,该怎么让它更好地成长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整理旧自我的资源
首先,整理旧自我的资源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新自我成长的土壤和根基。
所谓“旧自我的资源”,指的是旧自我时期,我们的工作经验、技能、才华、抱负、情怀、理念、关系、价值观等等,它们是旧自我中最值得珍惜的部分,也是新自我重建的基石。
我们给这些旧自我的资源起一个贴切的名字,可以叫作“元能力”。它是自我最底层的能力,是最能定义我们自己的东西。
它不会随着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改变而消失,但我们要学着把它应用到新的现实中,去创造新的自我,让它在新的情境下散发新的光芒。
让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转变案例:褚时健的故事。
这位昔日风光无限的企业家,大名鼎鼎的“亚洲烟王”,在开始种植褚橙前,他不仅失去了心爱的女儿,还深陷牢狱之灾。
因为糖尿病,褚时健被允许保外就医,那时他已经七十四岁高龄,似乎等在眼前的,只有凄凉潦草的暮年。
人在绝境中,往往会回到原点。
褚老和老伴回到当年做知青的哀牢山,那是他起步的地方。
刚回去时,很多烟草厂都想请褚老做顾问,但他想有一个新的开始,便都拒绝了。
后来会选择种橙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褚老当年在经营“红塔山”香烟时,有过烟草种植的经验。
这是他过去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部分,也是他旧自我中重要的资源。
还有,褚老曾经作为创业者和企业家的严谨、认真、勤奋、深知怎么做事才能成功,以及全情投入的工作态度,都是可以复制的元能力,是他重建新自我的基础。
期间,王石去哀牢山看望褚老,褚老指着面前一大片小树苗,意气风发地告诉王石:
“五年后,这些树就能挂果了。”
他完全没有在意,五年后,自己将是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了。
多年后,褚老的橙子成了闻名全国的“励志橙”,他也借着这次转变,重新建立起新的事业。
褚老的这段经历,就是旧自我的资源如何在新自我的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绝佳案例。
找到领路人
在自我转变之路上,我们还要做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找到你的领路人。
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角色呢?
因为进入一个全新的、你更向往的组织,如果有人引领,你将会事半功倍,少走很多弯路。
一个好的领路人常常在这个组织里有一定的地位和经验,他能告诉你这个新组织的门槛、规则、人群,以及要想进来,你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另外,领路人自己常常经历过自我的转变,所以能给你一些精神的支持和启发,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辅助你,为你指明方向,让你对转变的过程更有信心,这一点很关键。
有人说了,去哪里寻找这样一个领路人呢?
请注意你身边这两类人:“榜样”和“导师”。
首先,榜样这个词,我们都很熟悉。
表面上看,榜样是我们佩服的人,实质上,榜样就是我们的认同对象,我们会把理想化的自我投射到榜样身上,从他身上看到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
你可以通过问自己下面三个问题来寻找榜样,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书籍、电影电视作品里虚构的形象。
第一个问题:假如可以,你希望能像谁一样生活?
第二个问题:你从这个人身上看到了哪部分的自己?
第三个问题:你觉得如果这个人处于你现在的困境,他会怎么做?
陈海贤博士说,他曾经有个榜样,就是被誉为“史上最重要的五十本成长经典”《转变》这本书的作者威廉·布里奇斯。
威廉·布里奇斯毕业于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曾经是大学老师,后来转换人生跑道,成为名满天下的心灵成长导师。
陈博士当年离开高校后,也有过一段不知道“自己是谁”的迷茫期。
他觉得自己的困惑和威廉·布里奇斯当年的经历很像,这种经历的共鸣变成了一种联结。
威廉·布里奇斯离开大学后,开设了一门关于“转变”的课程,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的转变。
陈博士觉得,他也可以把自己经历转变的经验,教给那些同样处于转变期的人们。
于是,他做了一个自我转变的训练营,还在网上开了一门帮助人们完成转变的课程,并一步步走到今天。
这就是榜样提供的力量,他的选择会启发我们,他经历的困难会提示我们。
在遇到难关时,想想榜样也遭遇过同样的困境,我们就不那么恐惧了。
于是,榜样就变成了我们的领路人。
除了榜样,还有一类常见的领路人,就是导师。
如果说榜样是你精神世界中理想化的自我,那么,导师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守护者,他常常处于一个更高的位置,
不仅能给我们提供新环境的有用信息,还能帮助我们完成新旧自我的快速转变。
要想找到一名合适的导师,你需要进行甄别和挑选。
可以问自己下面这三个问题,来帮助自己做判断。
第一个问题:在你想进入的新领域里,你最想把谁当做导师,为什么?
第二个问题:你能从什么途径接近他,跟他产生联系?
第三个问题:你能为这位潜在的导师提供什么帮助和信息?
关于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强调我们能给导师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呢?
因为尽管我们需要导师的帮助,但不该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求助者。
如果我们能跟导师有其他形式的合作,对彼此都有助益的合作,可能会带来更深的连接。
在实践中创造新经验
好,现在我们知道了,整理旧自我的资源,是从经历中挖掘新自我的信息;
寻找领路人,是从关系中挖掘新自我的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做的,是从实践中为新自我积累经验。
这一般是通过四个环节来完成的:
第一个环节是探索内心的“我想要”,找到新自我的线索。
比如,有人在转行做首饰设计师之前,曾经尝试过画绘本,尝试过做自媒体,一直在探索自己想要什么,想拥有怎样的未来;
直到去旅游时在海滩上看到漂亮的海螺,想把它们做成首饰,当一名“首饰设计师”这个新自我才慢慢清晰起来。
第二个环节是通过尝试获得反馈。
每次在实践中得到的反馈,都会综合外在的可能性和内心的感受。外在的可能性,是指这条新自我的发展路径是否现实;
的感受,是指你做这件事的投入程度以及获得的成就感如何。
第三个环节是在尝试中得到负面的反馈后,我们需要反思,这意味着什么?
是探索的方向错了,还是我们缺乏新方向需要的技能?
如果你做这件事时很难全身心投入,那也许这个方向不太适合。
如果你愿意投入,但缺少必需的技能,那就要花时间精力,去学习和训练。
第四个环节是对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做出新的思考,开始下一轮新的尝试。
就这样,当你通过探索、实践、反思和推动实践这四个环节,来和世界互动时,新的自我就开始成长了。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一点的是,转变,要从简单的事情开始探索,我们把它叫作“迈开行动的小步子”。
这是因为,转变期往往是我们最缺乏行动力的时候。
新的自我重建需要不断试错的探索,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先进入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也就是迈开步子。
人天生就有维护稳定的倾向。
这种倾向会让我们保持行为惯性,排斥改变。
所以,为了克服心理防御机制,我们需要设计前进的步伐,从非常小的一步开始,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
再不断积累小小的成功,来为下一步、下下一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理动力。
比如,你失业了,想找一份工作,但是害怕失败,迟迟不敢尝试,甚至连简历都不敢投。
这时候,该怎么设计小步子行动呢?
你可以从做简历开始,不管投不投,第一步先试着做个基本的样式。
第二步再去招聘网站看看你意向的企业或者岗位,有哪些具体的要求,整理下来。
第三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针对性地修改你的简历。
第四步,把完成的简历录入到各大招聘平台。
第五步,试着投一份,投两份,多投几份。
第六步,等待招聘方的反馈,勇敢地建立联系,看看机会是否合适。
这样,一步步走下来,行动会帮你驱散内心的焦虑、恐惧和自我怀疑。
小步子行动,关注的不是结果。
在找工作这个例子中,不是说就一定会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是用很小的行动去推进事情向前发展,帮助自己不再困于原地,走出去,创造新的可能。
当你开始在新道路上前进时,笼罩在黑森林上的阴霾就会渐渐消散,你会看到越来越亮的前方,来到更广阔的世界。
好了,本节的内容我们就先讲到这,让我们下节不见不散。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