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让百姓心目中的吉祥之灯永放光芒 ——记龙岩采茶灯非遗传承人杨彩琼

2024-05-20 08:00 阅读量:4.8万+

华人号:龙岩文化研究会·岩声

让百姓心目中的吉祥之灯永放光芒

——记龙岩采茶灯非遗传承人杨彩琼

◎罗红湘

非遗是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更是乡愁悠悠的见证。非遗瑰宝采茶灯的保护和创新传承,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功崇惟志,薪火相承──题记

 

杨彩琼,女,1972年9月生,非遗项目“龙岩采茶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舞蹈家协会中青年舞蹈创作委员会委员,新罗区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现任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书记,龙岩市管优秀专业人才,国家二级演员。

1989年,杨彩琼在龙岩艺校学习期间第一次接触采茶灯,师从采茶灯省级传承人黄淑霞老师,从此便与采茶灯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来,杨彩琼下乡村入社区进校园,收集保护珍贵的历史资料,推广传承表演技艺,培养采茶灯传承人,编写培训教材,积极向海内外推广宣传采茶灯优良传统文化,充分挖掘采茶灯的文化内涵,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让古老的采茶灯在新的历史时代展现出鲜活的生命力,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结缘采茶灯,勤学苦练精湛表演技艺

 

采茶灯又称采茶扑蝶,是福建省的汉族民俗舞蹈,这一蜚声海内外的传统艺术瑰宝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苏坂镇美山村,迄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第一次接触充满浓郁地方特色又喜庆欢快的采茶灯舞蹈表演,杨彩琼才十七岁,正在福建省艺术学校龙岩分校学习。而引导她“入采茶灯门”的,正是现为省级非遗采茶灯传承人的黄淑霞老师。

黄淑霞老师是土生土长的龙岩人,13岁师从龙岩著名采茶灯民间表演艺术家温七九先生,在采茶灯表演技艺上有很深的造诣,为传承推广采茶灯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政府嘉奖。30年多来,杨彩琼跟随黄淑霞老师勤学苦练,不断追求精湛的采茶灯表演技艺。

采茶灯动作舞步看似朴实简单,但却有其独特的风格。比如“采茶蝶步”轻盈、细碎,身姿挺拔;“圆转花扭步”出胯大胆,粗犷带野味;舞蹈和队形的变化也丰富多样。杨彩琼深知,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招一式地反复练习,才能做到神形兼具。茶公茶婆的表演堪称采茶灯舞蹈中的“灵魂”,最容易出彩也最受观众的喜欢,杨彩琼通过细致观察、用心揣摩,渐渐地把风趣诙谐的茶公茶婆演绎得活灵活现。在采茶灯进校园的传承活动中,经她指导塑造的“小小茶公茶婆”一个个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

30多年的不断学习和传承实践中,杨彩琼已熟练掌握了采茶灯的“三支柱”“云盖月” “拔长竹”“水波浪”等30多种表现采茶路上上山、下山、涉水等情景的表演队形,对采茶灯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认知,进校园下基层时能系统地教学讲解。2022年被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采茶灯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守正创新,让古老的采茶灯绽放新光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审美情趣趋于现代化。如何让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是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基于对时代潮流和传统文化特性的充分认识,杨彩琼认为,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是古老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她说,“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新生一代深入了解,并愿意传承创新的舞蹈内涵,才能让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非遗进校园活动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将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同学们的心中,让古老的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然而,在“龙岩采茶灯进校园”活动初期,也曾出现老师教得累、学生不愿学、家长很排斥的尴尬境地,一些学生甚至觉得采茶灯是老年人的舞蹈。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杨彩琼充分挖掘采茶灯丰富的德育内涵,结合学生特点,将龙岩采茶灯动作与现代街舞相结合,并融入龙岩童谣和时尚的rap音乐,在舞蹈动作上融入采茶灯的基本元素如托灯、蝶步、扑蝶,茶公茶婆上山、下山等。在音乐方面应用了耳熟能详的龙岩童谣《红骨菜》,同时融入了街舞hiphop、breaking、locking等,把多元艺术融为一体而编创的《乐舞采茶灯》,形式新颖,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

在保存采茶灯传统艺术基因的基础上,杨彩琼善于融入时代特点和自己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对采茶灯作品加以创新提升,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为了让采茶灯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让中学生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杨彩琼在为龙岩一中创作《又见采茶灯》舞蹈时,除保留采茶灯原有的“三指捻扇”“蝶步”“正采”“扑蝶”等舞蹈手法外,吸收其他民间艺术成分,运用现代音乐编排成新颖且让中学生乐于参与的采茶灯表演。此外,杨彩琼积极参与新罗区推广原创采茶灯大型课间广播操、韵律操,让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体育锻炼中浸润孩子们的身心。

杨彩琼还十分注重采茶灯传承方式的灵活多变,在编排龙岩东山小学新罗区中小学课后服务特色课程“龙岩采茶灯集体展示”时,所剩不多的排练时间给杨彩琼出了个大难题。善于思考的她打破常规“跳”采茶灯的表演模式,富有创意地提出“唱”采茶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当全校千名学生整齐嘹亮地唱起《采茶扑蝶》,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悠扬悦耳的旋律响彻校园的上空,大家仿佛被带到万顷碧绿的茶园中尽情享受采茶扑蝶起舞的愉悦。这场千人齐唱表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获得新罗区中小学课后服务特色课程“龙岩采茶灯集体展示”一等奖。

辛劳付出终得累累硕果。杨彩琼以采茶灯为基本元素编排的舞蹈《茶歌》获第三届福建舞蹈“百合花奖”专业舞蹈大赛创作二等奖、优秀奖和组织奖、第七届华东专业舞蹈比赛优秀表演奖。以原创曲目编创的排舞《采茶扑蝶》,参加在厦门举行的福建省第二届“舞动中国”排舞大赛获得一等奖和优秀教练员奖,并被国家排舞中心推荐为2016年度全国推广节目。创作的舞蹈《茶园童趣》获得2021年龙岩市中小学艺术节(舞蹈专场)一等奖、福建省第七届中小学艺术节(舞蹈)三等奖。《又见采茶灯》《茶·飘香》分别获龙岩市第三、四届中小学生舞蹈比赛一等奖。

中小学生学习采茶灯的兴趣和热情已被点燃,采茶灯的独特魅力备受关注。一位小学生主动跑来告诉杨彩琼老师:“自从学了采茶灯,发现我阿嫲原来所表演的采茶灯‘正采’‘反采’动作不对,我现在可以当阿嫲的老师了!”还有一位家长告诉她,自从孩子学习采茶灯歌曲后,竟着了迷似的,回家吃饭时唱,做作业时唱,洗澡时也会唱上几句。

 

勇挑重任,让“非遗”瑰宝永放光芒

 

“对于非遗文化,用是最好的传承,用是最大的发展。”多年来,杨彩琼身体力行,持续做好采茶灯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广的工作。

采茶灯历史悠久,民间珍贵的原始资料及原生态表演乐器道具,如不及时挖掘、收集,就会消失殆尽。对此,杨彩琼多次与黄淑霞老师深入采茶灯发源地苏坂美山村等地,抢救式地将采茶灯的历史渊源、基本情况、音乐、队形、动作、人物、服装道具等资料用文字、图表记录下来,并通过视频、音频、3D影像等多元化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尽可能保存采茶灯的全貌。

2009年9月,新罗区组织了一场由19个乡镇、街道、机关、学校、幼儿园上万人参与的“万人采茶灯表演”活动。参与节目编导的杨彩琼,与时任总导演的黄淑霞老师克服种种困难,持续半年时间,自编教材,举办各层级培训班,起早摸黑,进乡村入社区,指导每支参演队伍。该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栏目中挑战成功,被授予“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表演盛况在海内外引起广泛赞誉和关注。

2016年,新罗区文体广新局、新罗TV、苏坂镇政府联合开展“寻找小小采茶灯传承人”活动,挑选了24位来自各乡镇学校的小演员作为传承火种,组成“小小采茶灯传承人艺术团”,利用两年的暑假集中培训,同时实景拍摄《小小采茶扑蝶》《斜背飘茶香》MV。作为总编导,杨彩琼在做好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本职工作的同时,早出晚归,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圆满完成编排指导任务。

非遗进校园活动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2018年5月,龙岩市松涛小学开展“争当采茶灯小传人”主题系列活动。作为艺术指导的杨彩琼,经常利用课后时间,通过研讨、授课、示范等方式,向全校师生传授采茶灯。

此外,杨彩琼以龙岩山歌传习中心作为主要采茶灯保护传承基地,通过专业团体编导再度传承给专业的演员,以更高的艺术水准弘扬提高采茶灯艺术性。同时热心参与组建龙岩采茶灯民间艺术团,编写采茶灯教材,策划编排各种形式的采茶灯表演,着力打造采茶灯传承平台。据统计,通过举办培训班、个别传授、群体辅导等方式,杨彩琼已辅导传授专业、业余采茶灯队伍300多支。

杨彩琼在深入挖掘梳理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注重在保护和传承龙岩采茶灯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实践,转化创新。她说:“龙岩采茶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将尽心尽力把采茶灯给传承下去,让这盏百姓心目中吉祥之灯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节选自《岩声》2024年第1期。

《岩声》,国内统一刊号:CN-35 ( Q )0135,是研究龙岩文化,联系海内外龙岩华人华侨情谊,宣传龙岩历史,讲好龙岩故事,保护、弘扬、传播侨乡优秀传统文化的期刊。立足龙岩,联谊全球。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让百姓心目中的吉祥之灯永放光芒 ——记龙岩采茶灯非遗传承人杨彩琼》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多伦多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最新资讯

悠悠罗经井

龙岩文化研究会·岩声昨天 08:00

龙门塔公园

龙岩文化研究会·岩声06-01 08:00

新罗挺秀塔往昔考

龙岩文化研究会·岩声05-31 08:00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