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一笑还从掌握来——辽南皮影的历史传承

2024-05-10 06:50 阅读量:9.5万+

华人号:光明网

  作者:毛鸿依 薛舒阳(分别系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讲师)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手影戏》释惠明(南宋)

辽南皮影 图片由作者提供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灯影戏”,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独特的戏曲艺术,始于西汉,兴于唐代,盛于清代,也是世界上较早的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被公认为“现代电影始祖”。有学者认为,中国戏曲起源于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皮影戏也可以说是戏曲艺术的源头。

  《汉书·外戚传》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方士夜张灯烛,设帐幕,让汉武帝另坐他幕观看影子,已构成影戏雏形。这也被认为是皮影戏起源的最早记载。

  皮影戏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民间艺人手工刀雕彩绘制成皮制品,在蜡烛、油灯等光源的照射下,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表演,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两千多年以来,皮影戏开枝散叶,在全国很多地方流传下来,并融入了当地民俗文化特色元素,形成了诸多地方流派,各流派皮影人物造型都有不同,都有各自的拿手曲目。“辽南皮影戏”就是其中一个流派,又称盖州皮影戏,流传于辽宁省盖州地区的岫岩、海城、大石桥、瓦房店、庄河等地。辽南皮影戏起源于明末清初,至清末民初臻于完善。盖州艺人以驴皮为原料,将之刮薄至透明的程度,用来雕刻人物,制成工艺精美、造型独特的皮影形象。

  说起辽南皮影,必须提到创始人黄素志。据史料记载,盖州皮影起源于明代,公元1585年,辽阳私塾先生黄素志在校舍表演皮影戏。工于绘画和雕刻的黄素志用纸张雕刻影人,后来演变为用羊皮裁剪。在造型上黄素志克服以往皮影忠奸难辨的困难,从眼睛上表现地位尊卑,这成为辽南皮影的显著特征。

  清朝末年,另一位皮影艺人安心斋,不仅表演技法精湛,而且编著了《影戏小史》,这是一部皮影戏的学术论著,将辽南皮影推向理论的高度。

  辽南皮影戏的唱腔委婉动听,明显带有辽南民歌风味,唱词格式规范,风格自然流畅,音乐唱腔主要分为影调、外调、杂牌三种,念白多为乡音俚语,显示出诙谐幽默的风格。伴奏乐队文武场齐全,主奏乐器是当地自创的梧桐四胡。创作借鉴了很多戏曲装饰风格,山川日月、花鸟鱼虫、建筑车马、家具用品应有尽有。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特别追求细节部分的刻画。角色分生、旦、净、髯、丑几个行当,表演生动活泼。皮影活动主要分5种类型:愿影、寿影、喜影、乐影、丧影,长期以来一直活跃于民俗和祭祝活动中。

  历经400余年的发展,辽南皮影艺术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造型工艺及原生态的辽南民间唱腔、音乐、影卷、唱词格式,形成了一套完美的美学模式。辽南皮影艺术对研究辽南民俗、民风、道德、宗教(佛教、萨满教)、民间雕塑、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间戏剧及戏曲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006年,盖州皮影戏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盖州皮影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盖州皮影戏剧目丰富,操演技巧娴熟,擅演历史、神话等剧目。传统的皮影戏除了用于巫术活动外,还扮演着社会教育的角色,传播着道德价值观念,对善恶进行评判,比如《封神演义》《杨家将》《薛仁贵征东》《粉妆楼》等。新中国成立后,辽南皮影艺人创作了大量现代皮影剧目,如《风雨送春归》《雷锋闯关》《支援前线》等反映时代发展的作品。

  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影视剧的冲击,皮影市场日渐萎缩,大多数皮影艺人来自农村,生存压力造成人员逐渐流失。辽南皮影艺术代际传承的断裂问题严重,呈现出戏班规模减小,后继无人的趋势,陷入了持续低迷甚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几近“绝唱”。由于非遗传承人普遍年龄偏高,审美趣味、价值观念和娱乐方式与年轻受众群体难以产生共鸣。

  1993年,盖州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林世敏创建了盖州市皮影艺术团,2001年正式更名为盖州皮影艺术团,成为集皮影制作、贴影、操影、演唱、鼓板于一身的皮影团队,接下了传承盖州皮影的重担。为让皮影这项艺术存活下去,传承下去,辽南皮影非遗传承人王绍森和老艺人们致力于改良皮影戏,重新刻画人物、编写演出剧本,创造小猪佩奇、钢铁侠等新皮影人物和故事;重新编配音乐,融入了钢琴、小提琴、古筝等多种乐器;还加入了一些网络热词,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吸引年轻人,让传统皮影戏找到新观众。结合儿童用户群原创全新剧目,比如双语版的《小白兔与大灰狼》以及一系列儿童安全教育剧目等,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青少年的认知和成长,在演出中取得很好反响。

  近年来,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辽南皮影非遗文化传承。主要是用全画幅相机和超高清录像机,对皮影戏人物、服饰、配件、舞台场景进行采集和分类,对皮影的制作流程及操作手法进行全程记录,用数字录音技术对皮影戏的唱腔进行高清录音,通过对影像和声音最大程度地记录,为其建立数字档案,达到数字化保护传承。这些宝贵的数字化资料,也都上传至互联网平台,进行更广泛的交互传播、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辽南皮影戏。

  “一笑还从掌握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视频内容逐渐成为主流,皮影戏也在短视频平台得到“重生”,辽南皮影戏艺人顺应潮流,在社交平台上注册账号,上传皮影视频,与网友互动交流,讲解皮影历史、操作技法等。一些短视频播放量破数十万次,在年轻人间实现了“破圈”,为皮影戏的传承创新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一笑还从掌握来——辽南皮影的历史传承》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中国大陆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文化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