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7 11:27 阅读量:3.3万+
华人号:黔旅编者按:
黔山秀水间,藏着一幅幅“活”的村寨山水画,西江千户苗寨似星河如梦,肇兴侗寨唱响千年记忆,下司古镇诉说着商贾往事,青岩古镇飘溢着时光的味道,加榜梯田在云雾间农耕如诗……每一个地名背后都写满诗与远方,每一缕炊烟都缠绕着人间烟火气。贵州民政政务新媒体邀您以脚步丈量特色村寨,共赴诗与远方,在如歌的夏日里游村寨,品地名,听故事。今天推出:《贵州地名邀您“游村寨”——“中国环保第一村”文斗村》。
地方史上最早的一部村规民约
“中国环保第一村”文斗村
文斗村位于锦屏县河口乡东北部、县境西部,坐落在清水江右岸山岭上。距锦屏县人民政府驻地21.8千米,距乡政府驻地9.81千米。东与平略镇平鳌村接壤,南连九佑村,西至岩湾村,北隔清水江与彦洞乡黄门村相望。文斗始名“文堵”,苗语称“冉都”,意为朝上河之山岭。“冉”指山岭,“都”即朝上。“前朝上水,后靠高岗。左不见水来,右不见水去,明堂开展朝对有情。”清乾隆时编修的《姜氏族谱》序文记载了文斗的起源。清顺治十一年(1654),“文堵”按谐音更名为“文斗,”寓意文人辈出,并沿用至今。
文斗航拍图
文斗寨门
文斗村内景象
文斗村是一个以苗族为主,苗、侗、汉杂居,苗族占95%的古老苗寨,下临清水江,山清水秀,风景怡人。江岸群山巍巍,翠林排山塞谷。600多年的开寨历史,给地处僻远山区的文斗留下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原生态林业环保文化。村内保留着古石板路、古寨门、古寨墙、古峰大台、古四合院、古炮、古号和古旗,还有数十块古石碑,记载着文斗村的沧桑。
文斗“六禁碑”
文斗古树
寨子四周有百年以上护寨树,其中红豆杉、古银杏等为国家级保护树种。村中有古井、青石板步道、古战壕、哨卡。村口列入县级文物保护的有文斗六禁碑、文斗诰封碑、四里塘婚俗改革碑。刊刻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以保护村寨环境为目的的“六禁碑”,被誉为是地方史上最早的一部村规民约,文斗因此被誉为“中国环保第一村”。
文斗民俗文化
文斗斗鸡
文斗村2012年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列入“中国传统村落”;2019年12月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2020年11月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21年列入贵州“第三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有河边腔苗歌、造林习俗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斗牛、过尝新节、祭村等民俗。是省级风景名胜区锦屏三板溪——隆里古城一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