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4 03:51 阅读量:4k+
华人号:旅埃华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3700年历史泥板揭示应用几何学的起源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3700年历史泥板揭示应用几何学的起源
据cnBeta:外媒报道,一名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数学家在一块拥有3700年历史的泥板上揭示了应用几何学的起源,这块泥板在伊斯坦布尔的一家博物馆里就这么藏了一个多世纪。
这块被称为Si.427的石碑于19世纪晚期在现在的伊拉克中部地区被发现,但直到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家的探测工作今天被披露,它的意义才被人知道。
最令人兴奋的是,Si.427被认为是已知最古老的应用几何学例子。另外,该研究还揭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类土地测量故事。
“Si.427可以追溯到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600年,”新南威尔士大学科学学院的Daniel Mansfield说道,“这是唯一已知的OB时期地籍文件的例子,这是测量人员用来定义土地边界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它告诉我们在部分土地出售后被分割的法律和几何细节。”
这是一个重要的物体,因为测量员使用现在被称为“勾股定理”的东西来制造精确的直角。
Mansfield说道:“这块石碑的发现和分析对数学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比如,这比毕达哥拉斯还早了一千多年。”
紧跟在另一个世界第一的发现之后
2017年,Mansfield博士推测,同一时期的另一件令人着迷的工艺品--Plimpton 322,是一种独特的三角表。
“人们普遍认为,三角学是研究三角形的数学分支,是古希腊人在公元前二世纪研究夜空时发展起来的,”Mansfield说道,“但巴比伦人发展了他们自己的替代‘原始三角学’来解决跟测量地面而不是天空有关的问题。”
今天公布的泥板被认为在Plimpton 322发明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事实上,调查问题可能激发了Plimpton 322发明的灵感。
“有一大堆不同形状的直角三角形。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被巴比伦的测量师使用。Plimpton 322是对这个动物园的一个系统研究以发现有用的形状,”Mansfield表示。
泥板用途揭示:测量土地
早在2017年,该团队就推测了Plimpton 322的用途,假设它可能有一些实际用途--可能用于建造宫殿和寺庙、修建运河或勘察田野。
Mansfield博士指出:“有了这个新的泥板,我们实际上第一次看到他们为什么对几何学感兴趣:划定精确的陆地边界。在这个时期,土地开始变得私有,人们开始从‘我的土地和你的土地’的角度来考虑土地、希望建立一个适当的边界以建立积极的睦邻关系。这就是这块泥板上当即写的。这是一个正在分裂的领域,新的界限正在形成。”
甚至在那个时期的其他石板上也隐藏着关于这些界限背后故事的线索。
Mansfield称:“另一块石板是关于Sin-bel-apli--包括Si.427在内的许多石板上都提到的一位杰出人物--和一位富有女地主之间的争执。争端是关于他们两处房产边界上价值连城的椰枣树。当地行政当局同意派遣一名测量师来解决争端。不难看出,在解决如此强大的个人之间的纠纷时准确性是多么重要。”
Mansfield表示,这些边界的形成方式揭示了真正的几何理解。“没有人预料到巴比伦人会以这种方式使用勾股定理。它更类似于纯数学,这是受到当时实际问题的启发。”
创造直角--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画出准确的直角,那就是画一个边为3和4,对角线为5的矩形。这些特殊的数字形成了3-4-5“毕达哥拉斯三角”,有这些测量值的矩形在数学上有完美的直角。这对古代测量员来说很重要,至今仍在使用。
“制作Si.427的古代测量师做得更好:他们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勾股定理,包括矩形和直角三角形,来构造精确的直角,”Mansfield说道。
然而在以60为基数的巴比伦数字系统中,很难处理大于5的质数。
Mansfield指出:“这提出了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他们独特的以60为基数的数字系统意味着只能使用一些毕达哥拉斯形状。Plimpton 322的作者似乎通过所有这些毕达哥拉斯形状来找到这些有用的形状。这种对矩形实际应用的深度和高度的数字理解赢得了‘原始三角学’的称号,但它跟我们涉及sin、cos和tan的现代三角学完全不同。”
Mansfield博士第一次了解Si.427是在挖掘记录中--这块石碑是在1894年Sippar远征时被挖掘出来的,地点在今天伊拉克的巴格达省。
“从这些记录中追踪这块石碑并找到它是一个真正的挑战。报告称这块石碑已被送往君士坦丁堡帝国博物馆,而这个地方显然已经不复存在了。通过这条信息,我开始追踪它并跟土耳其政府部门和博物馆的许多人交谈,直到2018年年中的一天,Si.427的一张照片终于出现在我的收件箱里。就在那时,我得知它实际上正在博物馆展出。即使在定位了这个物体之后,我们还是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完全理解它的重要性,所以最终能够分享这个故事真的很令人满意,”Mansfield说道。
接下来,Mansfield博士希望找到巴比伦人的原始三角学还有哪些其他应用。
遗憾的是,Mansfield博士还没有解开的谜团只有一个:在石碑背面的最下面,有用大字体列出的一个六十进制数字“25:29”。“我弄不明白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这绝对是个谜。我很乐意跟历史学家或数学家讨论任何线索,他们可能对这些数字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有预感!”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9122.html
土耳其中部约兹加特市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马赛克 有3500年历史
土耳其中部约兹加特市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马赛克 有3500年历史
据俄罗斯卫星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安卡拉9月17日电,据《沙巴日报》(Daily Sabah)消息,考古学家在土耳其中部发现一块有着3500年历史的马赛克,据信,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马赛克。
这块马赛克宽3米,长7米,由3147块石片组成,发现地点在约兹加特市,考古学家自2012年起一直在当地进行挖掘工作。在当地找到的文物属于属于公元前18世纪至12世纪初小亚细亚地区古代国家赫梯王国文明。
考古学家认为,这块马赛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从其简陋的外形看,应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马赛克。
《沙巴日报》在报道中指出,约兹加特省当局计划以此发现吸引游客。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8907.html
在被毒蛇咬死2000年多后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七世的陵墓或将出土
在被毒蛇咬死2000年多后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七世的陵墓或将出土
据快科技:埃及艳后这个词想必不少人都曾听过,但是你也许不知道,她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传奇人物。现在,这位传奇人物的神秘面纱有望揭开了。6月18日,据外媒报道,在被毒蛇咬死2000年多后,埃及艳后克莉奥帕特拉七世的陵墓或将出土了。
报道中指出,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位神秘的埃及艳后应该埋葬在尼罗河三角洲的一个神秘地点,考古学家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挖掘。
考古学家凯瑟琳·马丁内斯博士(Kathleen Martinez)博士说:“我们猜测克莉奥帕特拉七世的陵墓很可能就在Taposiris Magna遗址,在这里发现了一个被金箔装饰并且未受破坏的坟墓,应该就是这位埃及最著名法老的陵墓。”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她让一条毒蛇咬死自己来同时结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也有研究证明她死于盖乌斯·屋大维谋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从此以后,埃及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直到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段,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特别是卷入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因此,又通称为埃及艳后。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8967.html
埃及阿斯旺附近的格贝尔山古矿场发现五米高的狮身羊面像
埃及阿斯旺附近的格贝尔山古矿场发现五米高的狮身羊面像
据埃及《Mobtada》报报道,一个瑞典埃及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南部城市阿斯旺附近的格贝尔山(Gebel el-Silsila)古矿场一带发现五米高的狮身羊面像。
这座雕像是在砂岩碎片下发现的,科学家认为它属于法老图坦卡蒙的爷爷阿蒙霍特普三世(约公元前1388年至1353(1351年))统治时期。根据考古学家的说法,狮身羊面像及其较小尺寸副本系为运输做准备,但不知为何留在了采石场。也许因为法老离世而未能完工,或者雕像受损,并决定不进行修复。
除了一大一小狮身羊面像,考古学家还在该地发现了用来做雕像顶的砂岩雕刻的眼镜蛇和刻有阿蒙霍特普三世时期碑文的方尖碑。
格贝尔山一带的发掘工作仍将继续。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2/3197170.html
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上发现地球上最古老的啤酒厂废墟 距今5000多年前
埃及尼罗河三角洲上发现地球上最古老的啤酒厂废墟,距今5000多年前
据《卢克索时报》(Luxor Times)报道,考古学家在尼罗河三角洲上发现了一个地球上潜在的啤酒厂的废墟,古埃及人在5000多年前就酿出了醉人的饮料。
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这个啤酒厂的地基、黏土砖、陶器和砧板。此外,他们还找到了一具被以不寻常的姿势埋葬的木乃伊,旁边还有用雪花石膏做成的小雕像和陶器,另外还有一些阿拉伯猎犬的木乃伊和骨头。
埃及文物部古埃及文物处负责人艾曼·阿什马维称,“我们不仅找到了啤酒师的工具,还找到了公元前3200-3000年的人和狗的木乃伊。这些狗是阿拉伯猎犬,是最少见和最古老的猎犬品种之一,这说明它们的主人都是名人和富人。”
此外,科学家们还找到了更古老的建筑,它们建于更早的前王朝时期。考古学家希望,他们的研究在了解古埃及文明第一波成功的问题上能带来许多新发现。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2/3199246.html
埃及尼罗河污水渠工程挖出2200年前法老托勒密四世的寺庙
埃及尼罗河污水渠工程挖出2200年前法老托勒密四世的寺庙
据东网:埃及文物部日前公布,一批建筑工人于尼罗河西岸一条污水渠钻孔时,意外发现一座有2200年历史、相信属于法老托勒密四世的寺庙。寺庙附近的工程暂已搁置,考古学家正尝试挖出及保存遗址。
该寺庙位于南部城市索哈杰,以石灰岩建成。考古学家在该处发现刻上“托勒密四世”铭文的石头、挖出两面墙身及西南方的角落。部分墙身亦刻有古埃及尼罗河神哈皮(Hapi)手持祭品,被小鸟及鲜花包围的景象。
托勒密四世是托勒密王朝第四位法老,于公元前221至204年就任。据指托勒密四世比起王权,更爱嬉戏及艺术品,亦曾建造史上最大型人力船,需4千人划桨推进。该国近年发现不少珍宝古迹,亦积极建设博物馆展出藏品,以振兴旅游业发展。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9360.html
埃及塔波西里斯马格那神庙发现2000年历史口中含着一片金色舌头的木乃伊
埃及塔波西里斯马格那神庙发现2000年历史口中含着一片金色舌头的木乃伊
据ETtoday(李振慧):埃及考古学界近日公布新发现,在塔波西里斯马格那神庙(Taposiris Magna)发现已有2000年历史的墓穴遗迹,其中还包括一具「金舌木乃伊」,木乃伊口中含着一片金色舌头。学者认为,这是当时人们为了让死者能与「冥府之神」对话,特别打造的金舌头。
埃及亚历山卓考古部门负责人哈姆德(Khaled Abul Hamd)29日表示,埃及与来自多明尼加圣多明哥大学的联合考古团队,最近在塔波西里斯马格那神庙附近发现16个墓穴,墓穴形式属于希腊化时代与罗马时代相当常见的竖井式墓穴。
然而,这些墓穴中埋葬的木乃伊保存状况不佳,显示希腊、罗马时代的木乃伊,与旧埃及木乃伊之间存在制作技术的差异。据称,这批木乃伊被戴上镀金面具,口腔里还放有金箔打造的舌头状护身符。
考古学者认为,「金舌」是当时葬礼仪式的一部份,目的是确保往生者遇见「冥府之神」时,有能力与之对话。
除此之外,考古学家还在遗址内发现了刻有「埃及艳后」克丽奥佩脱拉七世名字和肖像的硬币,显示在她执政的时代墓穴就已经存在。另外,现场还发现许多雕像残骸,考古学者藉此推断,遗址可能为托勒密四世在位期间(西元前221年至前204年)修建。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9128.html
埃及挖出最古老起司 藏有致命的布氏杆菌
埃及挖出最古老起司 藏有致命的布氏杆菌
据ETtoday:埃及近日挖出埋藏在沙漠下方的一个破罐子,里头的白色固态物经过数千年终于能够重见天日,意大利科学家格列科(Enrico Greco)表示,这或许是史上考古发现以来,最古老的固态起司残留物,估计已经有3200年的历史。这块起司被验出疑似含有布氏杆菌(brucellosis),会对人类致命,因此不能食用。
综合外媒报导,考古团队在埃及撒卡拉(Saqqara)大墓地为第19王朝一处坟墓清理沙时,无意中发现这块起司。大墓地埋葬的是古孟菲斯(Memphis)市长塔米斯(Ptahmes),墓早在1885年时就被发现,但后来遭流沙吞噬,直到2010年才再重见天日。
报导更指出,本周发表在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的期刊研究指出,2013到2014年间,进行挖掘时除了找到这块白色固态物,还发现一张可能用来包覆罐子保存的布。研究更指出,这块起司已有3200年历史,是由牛奶、山羊或绵羊奶混合制成。
负责此研究报告的科学家葛瑞柯(Enrico Greco)则说,因为雨水与尼罗河的泛滥,白色固态物历经了数千次吸水与脱水过程,加上极度强碱的环境改变了所有的脂肪成分,这不可能是传统技术制作出来的。
葛瑞柯还提到,研究的另一重大发现是找到某种细菌的迹象,细菌可能引发致死的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可能会透过未杀菌的动物乳制品传染给人类,若经证实,这将是法老时代存在布氏杆菌病「第一个生物分子」的证据,木乃伊的骨关节效应可确认古埃及存在布氏杆菌病,可能代表埃及人摄取了受污染的起司或牛奶。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7/3199034.html
埃及文物部在尼罗河西岸城市乐蜀出土30个千年木棺 开棺揭木乃伊保存良好
埃及文物部在尼罗河西岸城市乐蜀出土30个千年木棺 开棺揭木乃伊保存良好
据东网:埃及文物部日前在尼罗河西岸城市乐蜀,出土30个千年古木棺,被形容为近年来“最大型及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当局上周六(19日)在哈特谢普苏特神殿召开记者会,公布更多考古细节,更即场开棺检视木乃伊,形容是超乎意料地保存良好。
出土木棺可追溯至公元前10世纪、约3000年前建立的埃及第22王朝。木棺在阿萨西夫(Assasif)墓区地下仅1米处发现,棺上绘有黑、绿、红、黄等精致的蛇、雀鸟、莲花图案和象形文字。棺内木乃伊包括成年男性、成年女性和儿童,相信是属于大祭司家族成员。
考古学家即场打开一个男性和女性木棺,两具木乃伊均被布包裹。透过木乃伊双手的形状可分辨其性别,古埃及女性埋葬时双手会打开,而男性则握拳。考古学家形容木乃伊保存完好,并完全遮盖面部及身体。当局将在11月把木棺移到开罗大埃及博物馆,将连同更多古埃及珍藏展出。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9294.html
地球磁场风暴为英国上空带来罕见北极光
地球磁场风暴为英国上空带来罕见北极光
(神秘的地球)据环球网(郭晓霞):英国《每日邮报》3月13日报道,1至2月份,地球磁场风暴为英国上空带来了罕见的北极光。而41岁的波兰摄影师马切伊·维尼安克斯基(Maciej Winiarcyzk)抓住用这一机会,通过20台照相机延时拍摄,将飘渺美丽的北极光永远定格在了镜头中。
报道称,此次北极光是过去12年间英国出现的首次极光,摄影师侧重拍摄了一些地标性建筑、悬崖、城堡等上空的美丽光线,并花费数天时间才将2000幅照片制作成视频。本周视频刚放到YouTube网站上,点击量就超过了1.5万。 据悉,极光是由于太阳放射出带电微粒,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地球磁场的气体分子碰撞,从而产生“电磁风暴”和“可见光”现象,形成众所瞩目的“极光”。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7/3199137.html
地球上的超级火山构成的威胁比小行星或第三次世界大战更严重
地球上的超级火山构成的威胁比小行星或第三次世界大战更严重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学者认为,地球上的超级火山构成的威胁比小行星或第三次世界大战更严重。
科学家们认为,科学界已知的超级火山在全球有20座,哪怕其中的一座火山爆发都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他们认为,位于美国怀俄明州境内的黄石火山特别危险。该火山最后一次爆发在64万年前,结果形成了55 X 72 公里的凹陷。
专家们说,如果该火山爆发,它喷出的熔岩将蔓延至附近数百公里,燃烧这个范围内的一切。怀俄明州和相邻的州将被覆盖一米厚的火山灰。灰尘和气体可能在相当程度上遮住太阳,令世界陷入"火山冬天",这种冬天可能持续数十年并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犹他大学称,黄石国家公园发生数百次小规模地震。
专家们同时指出,火山未必会在近期内爆发。美国地质调查局专家认为,火山在今年爆发的可能性为七十三万分之一。
不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在研究防止黄石火山爆发的计划。专家团队希望释放火山口的热量并将其转换成电能。
将通过把井水抽向热熔岩并使其随后返到表面的方式实现这一点。这种加热到350摄氏度的水可以用来启动发电厂的涡轮机。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9264.html
地震先兆?深圳现“彩虹月” 专家称可能只是巧合
深圳市民拍下的“彩虹月”奇观。
市民将“彩虹月”照片上传到微博。
光明区的市民称,月亮虽然又大又圆,却未见彩虹。
大家有听过“彩虹月”吗?深圳不少市民纷纷在微博晒相片,称周二(28日)晚上至翌日凌晨见到皎洁的月亮四周,环绕着一条彩虹。然而“彩虹月”奇观似乎只在部分地区的人可以见到,有市民指,光明区、蛇口区的的月亮虽然又大又圆,但“孤悬空中不见彩虹”。
传说地震之前会出现“彩虹月”现象,专家称可能只是一种巧合,并非必然。“彩虹月”又称“月虹”(moonbow),据指月虹是由于光在穿过水滴时,被折射分解成不同的颜色带,从而产生出可见的五颜六色彩带。
无论是彩虹还是月虹,光的来源都是太阳。不同的是,引起彩虹的阳光是由太阳直射而产生,而月虹是由于阳光先照射到月亮表面上,再由月亮反射到地球而形成。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8643.html
地中海沿岸杜姆亚市地区发现埃及史上罗马时期的石棺
地中海沿岸杜姆亚市地区发现埃及史上罗马时期的石棺
埃及文物事务部代表团在地中海沿岸附近的杜姆亚市地区发现了埃及史上罗马时期的石棺。
该部12月30日发布的一条消息中说:“发现了几个罗马时期的椭圆形红色粘土石棺”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斯塔法·瓦齐里说,一些石棺中可以看见人的脸型,另一些石棺中可以看出工程设施的图象。石棺中还找到了一些逝者遗骸。
发掘期间还找到了几百个粘土餐具样本和首饰品,其中包括带有葡萄藤图形的戒指。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9324.html
坟墓中埋藏的石器研究表明在新石器时代开始欧洲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劳动分工
坟墓中埋藏的石器研究表明在新石器时代开始欧洲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劳动分工
据cnBeta:外媒报道,对坟墓中埋藏的石器进行的一项新的调查提供了证据,表明在新石器时代开始时,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劳动分工。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CSIC)的Alba Masclans及其同事在开放性期刊《PLOS ONE》上发表了这些发现。
以前的研究表明,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间,欧洲存在着性别分工,当时耕作方式遍及整个欧洲大陆。然而,许多问题仍然存在,即不同的任务如何在文化上与女性、男性,也许还有其他性别相关联。
为了提供进一步的见解,Masclans及其同事分析了大约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欧洲中部各个墓地中埋藏的400多件石器。他们检查了这些工具的物理特征,包括磨损的微观模式,以确定这些工具是如何使用的。然后,他们根据坟墓中的同位素和骨学数据分析了这些线索。
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生物性别的人被埋葬在以前被用于木工、屠宰、狩猎或人际暴力的石器附近。同时,那些女性生理性别的人被埋葬在用于处理动物皮毛的石器附近。
研究人员还在这些结果中发现了地理上的变化,暗示随着农业实践向西传播,性别分工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作者指出,被分析的工具不一定是由与它们一起被埋葬的特定人群使用的,但可能是被选择来代表不同性别通常进行的活动。
这些发现为欧洲新石器时代早期存在的性别分工提供了新的支持。作者希望他们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石器时代性别不平等现象上升的复杂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向农耕过渡期间的劳动分工。
作者补充说:“我们的研究指出,从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一个复杂而动态的性别社会组织就植根于性别分工中。”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7/3199124.html
圣地亚哥的海浪晚上发出淡淡蓝色萤光
圣地亚哥的海浪晚上发出淡淡蓝色萤光
(神秘的地球uux.cn)在圣地亚哥,连星星、月亮都没有的夜晚,放眼望去就只有海浪发出淡淡蓝色萤光,真是美呆了!但是这称之为「红潮」的情形,通常并非好现象。「红潮」其实是海洋灾害的一种,可能引起海洋生物的死亡,甚至对人体也有害处。
其实「红潮」并非圣地亚哥的专利,全世界都可能发生;在过去是属于正常自然现象,但近年来渐渐以人为造成的居多。由于各种海洋开发、水产业与农工业的废水注入海洋,导致海水中含有太多的营养物质,部分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与细菌快速增生,大量消耗海中的溶氧量,导致原本的海中生物缺氧而大量死亡。
红潮为什么会发光呢?原来是「夜光藻」的缘故。夜光藻是一种耐污生物,会附着在鱼类的鳃上头,导致鱼类窒息死亡;但是到了晚间夜光藻会发出微光,大量聚集的时候就会出现「蓝色萤光波浪」的奇景,蔚为壮观。「红潮」其实不一定是红色的,粉红色、红色、褐色、褐红色或深绿色都有可能;红潮发生的海岸不太适合戏水,海水也会变得黏稠,且发出异味。
总的来说,红潮的发生必须「天时、地利、人和」;通常红潮发生前,陆地上应该会下好一阵子的雨,将含铁的腐质酸(humic acid)带到河口;在刚形成的时候,还需要有充分的阳光以及朝陆地吹的风。再配合适度的潮水与涌升流,红潮就可能会发生了!因此,多在春夏交接之际容易看见「红潮」。人类若食用了红潮中的动物,特别容易中毒,不可不察!(神秘的地球uux.cn)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7/3198989.html
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发现200万年前石器及动物化石 证早期人类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
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发现200万年前石器及动物化石 证早期人类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
据东网:有科研团队近日在坦桑尼亚世界遗产奥杜瓦伊峡谷(Olduvai Gorge)遗址一带,发现一批200万年前的石器及动物骨头化石,证明早期人类具备适应环境求存的能力。奥杜瓦伊峡谷有“人类摇篮”之称。
领导研究的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考古学教授默卡德尔(Julio Mercader),与非洲及欧美多个研究领域的人员,在连接奥杜瓦伊峡谷边缘和底部的埃瓦斯奥尔杜帕(Ewass Oldupa)遗址发掘,结果发现大批石器,包括石斧、石英薄片、石芯,以及动物骨头化石。
团队分析出土的工具及附近因天然山火遗下的灰炭、河床泥土、植物等留下的化学物质“氩”(argon),判断石器属于200万年前的更新世初期。团队又发现,石器制造时期横跨长达20万年,期间埃瓦斯奥尔杜帕因火山活动经历多次环境和生态变化,曾出现河流和湖泊、林地、乾燥草原等。
团队虽然在遗址没发现人类骸骨或化石,但在该处350米外另一较年代较短的地方的沉积物下,发现被认为最早在170万年前已制造工具的人种“能人”骸骨,由此相信埃瓦斯奥尔杜帕遗址的石器,是当时人类制造的工具。是次研究周四(7日)刊登于《自然通讯》期刊。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9078.html
土耳其《自由报》:拜占庭时期的猫的生活条件会令同一时期的欧洲猫咪羡慕不已
土耳其《自由报》:拜占庭时期的猫的生活条件会令同一时期的欧洲猫咪羡慕不已
据俄罗斯卫星网:土耳其《自由报》(Hurriyet)报道,土耳其科学家通过研究拜占庭时期的猫的骨骼,发现它们当时的生活条件会令同一时期的欧洲猫咪羡慕不已。
伊斯坦布尔历史中心地区的地铁建设挖掘期间,发现多只猫的骨骼。科学家得出结论认为,拜占庭帝国时期,在君士坦丁堡生活的猫咪可以吃得饱饱的,生活很平静。它们的骨骼上没有出现伤痕或遭受暴力致死的迹象。
伊斯坦布尔大学兽医系兽医历史与伦理研究室主任Altan Armutak还表示,这些猫的旁边曾经有许多小鱼铺。科学家们同时猜测,善待猫咪是因为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对这种动物表现出尊重。
与此相反,生活在中世纪欧洲的猫咪被视作恶魔的仆人,而遭到迫害。因此,猫的数量急剧减少并导致老鼠大量繁殖,从而引发鼠疫和其他疾病。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8757.html
土耳其南部阿塔图尔克湖大坝周围岩石上发现旧石器时代狩猎石刻
土耳其南部阿塔图尔克湖大坝周围岩石上发现旧石器时代狩猎石刻
据北青网(编译Louise):在一场干旱后,世界最大的水库之一水位线下降,一位渔民偶然在裸露出的石壁上,发现了被认为是石器时代的人类雕刻。
穆斯塔法·阿斯利图克(Mustafa Asliturk)和两位朋友在土耳其南部的阿塔图尔克湖大坝周围的岩石上发现了石刻。
当他向附近的考古博物馆的副主任展示这一发现时,一位目击者拍摄了这一场景。
据当地媒体报道,雕刻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 ,展示了狩猎场景,包括动物和鸟类,狼和马。
它长8米,高70厘米,在水库水位下降10至15米后露出。
考古博物馆副主任说,他相信这幅雕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万年前左右,并且会对雕刻在岩石中的人产生宗教意义。
他计划通过更高级的机构进行认证。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2/3198749.html
土耳其西部Urla
土耳其西部Urla-eme半岛发现公元前六世纪神庙 供奉着阿佛洛狄忒女神
据cnBeta:考古人员在土耳其西部的Urla-eme半岛进行调查,发现了一座公元前六世纪的神庙,其中供奉着阿佛洛狄忒女神。“阿佛洛狄忒在当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崇拜,”团队负责人、米玛尔-西南美术大学的考古学家埃利夫-科帕拉尔对媒体这样表示。
团队发现了部分女性雕像和一个女性头像的兵马俑雕塑,以及一个铭文,上面写着 "这里是神圣的区域"。阿佛洛狄忒是古希腊的美貌、爱情和生育女神。有时,她还与航海和战争有关。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记载,早期的雕塑作品显示她穿着衣服,与其他女神的形象大体相似,但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艺术家开始描绘她的裸体或大部分是裸体。许多神庙和神龛都是专门供奉她,特别是在塞浦路斯和希腊南部海岸的塞特拉岛上,她的“势力范围”特别大。
古城阿弗洛狄西亚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位于今土耳其乌尔拉-切斯梅遗址东南,以女神命名。公元前三世纪,追随者们在那里建造了一座阿佛洛狄忒神庙,随后又建造了城市的其他部分,包括剧院和浴场建筑群。几个世纪以来,以不同方式描绘的阿佛洛狄忒在公元前六世纪有许多崇拜者(J. Paul Getty Museum via Wikimedia Commons)。
Koparal和她的同事们在2016年发现了该遗址的第一个神庙迹象,当时他们正在记录该地区许多千年来的众多定居点的遗迹。“在我们筛选地表的过程中,我们检测到了公元前六世纪的阿佛洛狄忒神庙,”Koparal告诉媒体。“......这是一个令人着迷和印象深刻的发现。”
自2006年以来,研究人员在约17220平方英尺的考古遗址内共发现了35个史前定居点。其中16个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时代的最后一部分。该遗址位于伊兹密尔市附近。伊兹密尔原名士麦那,是地中海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伊兹密尔是该地区人民的重要地点,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陶器遗迹显示,希腊军队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定居该地区。
研究记录了自公元前6000年以来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研究结果包括作为圣地的墓地和洞穴。Koparal说,该团队正在与当地人合作保护这些发现,这些发现可能会面临盗墓者和城市发展的威胁。
阿佛洛狄忒并不是该地区唯一崇拜的古典神灵。据阿纳多卢通讯社的Ahmet Pesen报道,去年秋天,考古学家在达斯基利翁市的卫城挖掘出一个有2400年历史的面具,上面描绘的是希腊罗马的酒神和狂喜之神狄奥尼索斯。古代的崇拜者很可能在与酿酒有关的仪式中使用这个赤陶面具。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5/3199005.html
土耳其新石器遗址贝冢土层发现的尿盐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动物管理提供了证据
土耳其新石器遗址贝冢土层发现的尿盐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动物管理提供了证据
据EurekAlert!:对土耳其Akl Hyük 新石器遗址贝冢土层所做的仔细检查发现,它们有着高度富集的钠、氯和硝酸盐,后者在人类及山羊和绵羊的尿液中是常见的;这为通过该地区的历史来跟踪对那些动物的管理提供了独特的标志。这些发现——连同在土壤中富集的氮标志——为考古学家提出了一种在人类历史的这一关键点研究动物管理演化的新方法,因为在有着相似干燥度的厚层遗址可能不含有其它的诸如动物骨头或粪便等驯化动物的证据,或存在畜栏或其它圈养动物的围栏。
Jordan Abell和同事用了几种方法来确认这些尿中的可溶性盐,并将其与Akl Hyük的自然盐的地质沉积进行区别。研究人员发现,在大约10,400 BP 至 10,000 BP间,这些盐增加了5-10倍,在10,400 BP to 9,700 BP之间,这些盐增加了10-1000倍;表明在这段时间中,人们对绵羊和山羊的依赖性增加并最终将其驯化。根据这些盐份的浓缩,Abell等估计,每天大约有1790个人和动物在该遗址处生活并排尿,其在此地的占领时间大约为1000年。
据研究人员记录,该遗址垃圾堆中所存在的高浓度的可溶氮与现代饲养场中所见情况相似。
参考资料:https://www.donews.com/news/detail/1/3199332.html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