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5 17:54 阅读量:7k+
华人号:来福清 享清福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闽学的代表人物,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的十二哲人。朱熹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被后世尊称为朱子,成为元、明、清三朝的正统和官方哲学。《朱文公文集》卷九记载,庆元五年(1199年),黄檗圆悟禅师示寂,朱熹来到黄檗山祭塔,以诗悼之,写下《香茶供养黄檗长老悟公故人之塔并以小诗见意二首》。
第一首是:
摆手临行一寄声,
十二峰前海月明。
第二首是:
一别人间万事空,
紫翠参天十二峰。
肯庵圆悟禅师
朱熹自画像
朱熹(1130-1200年),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天的福建建阳市)。曾任秘阁修撰等职。朱熹平生广注儒学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贡献。在哲学上,他发展了二程兄弟(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开创了程朱学派。其学说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他极力主张抗金,并强调备战,被主和派韩佗胄等攻击为“伪学”。朱熹一生教学授徒五十余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这段话收录在《朱文公文集》卷十四里头。朱熹不光是讲理论,他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一些独到的见解。比如他从高山上残留的螺蚌壳,来论证地质变迁,提出大山原为海洋的说法。朱熹的学说在明清两代被确立为儒学正宗,并影响到了朝鲜、日本等国。朱熹的博览、慎思、不远复精神,对后世学者影响至深。他的盖世经典,还是《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后人所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也是流传千古。
黄檗寺 谢贵明摄
有文字记载的,朱熹就有多次来福清的游历,除了来黄檗寺之外,他还分别到过灵石寺、闻读、棉亭、南日岛等地。其中关于他游寓黄檗寺的事记载于道光版《黄檗山寺志》。这个版本寺志的修撰者是临济正传三十八世达光道暹和尚,他在《黄檗重修寺志序》开篇就写道 :“夫赤县神州,精蓝棋布,屡废屡兴,在处有之。玉融黄檗者,唐宣宗观瀑联吟之地,梁江淹至闽游咏之区,裴丞相皈依于远祖断际,朱夫子供养其故人悟公,......”。这句“朱夫子供养其故人悟公”,说的就是朱熹与黄檗寺悟公和尚的故事。
道光版《黄檗山寺志》还收有福清知县张缙云的《复黄檗寺田记》一文,里面有“黄檗为融邑名寺,山志乃千古流传。自梁江淹、唐宣宗、朱晦翁、明曹学佺、叶向高迄大清,名人间出,咸于黄檗寺题志、序、诗、记,其墨迹至今存焉。”
黄檗寺《庵. 静》 林朝阳摄
此间提及的墨迹中,就有朱晦翁朱熹题写的“环翠亭”。这也足以洞见朱熹与黄檗山之间是有着很深渊源与交集的。老年的刘克庄来到福清,登上黄檗,写下了《游黄檗寺》这首诗,其中有“平生酷嗜朱翁字,细看荒碑倚石栏”的语句。刘克庄比朱熹小13岁,他倚着石栏杆,抚摸着淹没在荒草之中的朱熹题字碑,他是那么喜欢酷爱朱子的书法墨迹,在黄檗拜山礼佛之余,这份文化的情怀得以开解释然……
朱熹的佛教因缘以及禅学背景都是很深厚的,他的老师刘勉之、刘子翚、胡宪 都和寺僧过从甚密。朱熹童年启蒙恩师刘子翚(1101-1147年)精研佛道,他的兄长刘勉之、刘子羽也都深研佛理,刘子翚接受的是天童正觉派的默照禅, 以主静作为自己思想学问的主旨。他拜思彻禅师为师,隐居20多年,独居一室,危坐或竟日夜,默然无一言,可见其修为的精深。刘子翚弥留之际还以天童派的静观默照为朱熹留下了“不远复”这样三个字的遗言。
朱熹《论语集注》书影
朱熹的学术成就还得益于大慧宗杲禅师的高徒——武夷山五夫开善寺高僧道谦禅师(?-1155年)。道谦禅师是临济宗“看话禅”的重要传人,他与刘勉之、刘子翚友善,并相与探讨学问,朱熹初居五夫镇不久,就为其学问所折服,尔后多次叩问,并在道谦禅师的密庵寄斋食粥学禅,道谦禅师以佛兼儒之学,教授朱熹援佛入儒之妙法,朱熹深得教益,并以道谦禅师所编的《大慧语录》作为佛学读本。朱熹十八岁时请举,参加会试的时候,书袋子里面只有《大慧语录》一帙,朱熹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还曾特往余杭的径山寺叩访大慧禅师。可见朱熹对禅学的迷恋。朱熹曾说:“熹于释氏之说,盖尝师其人,尊其道,求之亦切至矣。”朱熹登科归里后,又饱读了大量的佛学经典,佛教徒以“牧牛”比喻人的内养,朱熹则以“牧斋”为自己的书斋命名。淳熙年间,朱熹还曾在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拜见了到访的临济大慧禅师,向大慧禅师问禅求解多日,感慨之余,写下了名诗《天心问禅》:
年来更惑青苔路,欲叩天心日不撑。
几度名山云作客,半墙禅院水为僧。
漱流枕石心无语,听月煮书影自横。
不待钟声驾鹤去,犹留夜籁传晓风。
福建省黄檗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白撞雨
高山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