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丘树宏:孙中山文化是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纽带

2022-02-10 10:57 阅读量:1.3万+

华人号:大灣區時報

      提要:笔者2007年首倡“孙中山文化”概念,2008年成为中山市命题,2011年成为广东省命题,2019年写入中央和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上升为国家命题和国家战略。与孔子一样,孙中山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孙中山文化的提出,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孙中山文化为中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孙中山文化应该成为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纽带,必须建立大湾区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进入实施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纲要》指出,要“共建人文湾区”、“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由此,孙中山文化正式成为国家命题,列入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笔者于2007年首次提出“孙中山文化”这一概念。2008年,中山市提出了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笔者负责制订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借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机,争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成功;二是实施八大文化工程,其中首要的就是孙中山文化工程。中山市委市政府以2008年一号文件形式印发了方案,这标志着孙中山文化成为市一级命题。经过三年的努力,2011年,孙中山文化写入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年度工作报告,成为省一级命题。同年,中山市首倡的孙中山文化节、“中山杯”华侨文学奖列入广东省文化强省的重要项目。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孙中山文化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文化工程和项目,这充分说明了孙中山及孙中山文化在“纲要”和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一、“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毛泽东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都采用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样的表述:

      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向全党提出研究理论、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的任务时的讲话中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

      毛泽东主席1973年5月在谈到郭沫若的《十批判书》时的讲话中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从乌龟壳(甲骨文)到现在,都要进行研究、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24日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说: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

      这样的表述,其意义是非同寻常的,值得认真研究探讨。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和诠释

      第一,“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是指孔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的古代传统,孙中山则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现代传统的代表;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也应该包括总结和继承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的古代传统和现代传统。另外,这里所说的“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的“孙中山”,还兼具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这是政治文化的层面;另一个是指孙中山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的新传统,这是历史文化的层面。

      “孔夫子”与“孙中山”,实际上包含了中国文化与中国思想新旧两种传统。毛泽东和习近平在谈到继承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的传统时,都强调要总结和传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珍贵的遗产”,“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的“孙中山”,从第一层含义中又升华出第二层含义,即他既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现代继承者,又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的现代传统代表者。从这个角度上讲,孙中山的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更为突出。

      “孔夫子”与“孙中山”虽然内涵和外延都有不同,但其间存有着历史的必然联系,存在着一脉相承的经络。这种历史的联系,这种一脉相承的东西,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古往今来的延续与发展。在这个延续与发展中,有变化,有改进,还有对传统的革新。“孔夫子”与“孙中山”,一个代表“古代的中国”,一个代表“现代的中国”。“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两段历史、两个伟人、两种文化,生动而全面地体现了这一历史的经脉联系。这种联系虽然由于时代的不同、阶段的区别,而涂上了不一样的色彩,却又是始终有机而紧密地地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血肉与灵魂完美融合的一个整体。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包括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的古代传统和现代传统两个方面,因此,发掘、传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也应当包括总结和传承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的古代传统和现代传统。只强调继承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的古代传统,而不顾及继承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的现代传统,不发掘两者之间的内在渊源,弘扬其作为以一个整体呈现的中国文明,那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虽然表述的是两个时代、两段历史、两位伟人,然而两个人所代表的的文化非但绝不是各自独立的,反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血肉与灵魂完美融合的一个整体。它们一脉相承、前后连贯、互为彰显。因为孙中山也有着极为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色和蕴含,在这个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孙中山生发和创造了一种顺应历史潮流和世界潮流的现代文化,从而使两者神奇融合,构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文明。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论述,首先从文化的维度补充和完善了孙中山的形象及其作用,或者说是从更高的层面提升了孙中山的重要地位,这样也就为如何进一步研究孙中山,更好地发掘、传承和弘扬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更好地利用孙中山及其思想、精神为现实和未来服务,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二、孙中山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用“三个伟大”评价孙中山先生,由此可见孙中山先生的崇高地位。“三个伟大”其实也是延续着从毛泽东开始,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代表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高度评价,包括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用了“二十世纪的三大伟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这样的表述。

      以上这些,主要都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评价孙中山的,社会各界都理解和领会得很清楚、很透彻。

      然而,对于毛泽东和习近平这两代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都用了同样的句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来论述孙中山,各界却重视和研究得很不够,甚至有些忽视了。

      毛泽东、习近平这是从文化的角度评价孙中山的,但它与政治上的评价同样重要。可以说,有政治上的评价,加上文化上的评价,才是对孙中山的全面评价,我们才能真正看到和了解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孙中山。

       孙中山既是一个政治符号,也是一个精神符号、文化符号,孙中山既为我们留下了重要的政治遗产,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和文化遗产。为此,“孙中山文化”这个崭新的概念才应运而生。

      “孙中山文化”应该包括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与理论体系、经济思想与社会主张、军事思想与战略战术,以及以上三个方面所蕴含的文化元素,更包括孙中山的文化思想、文化成果和人文遗产。“孙中山文化”的特质是,它是中国近代文化的灵魂,既领导和印证了近代中国甚至世界的文明进程,还将继续印证和引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走向。前者是它的历史意义,后者是它的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具有厚重的世界性、人类性价值。

       必须指出的是,“孙中山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都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一致的。

     “孙中山文化”概念的提出,其可贵之处是,走出了原有的纪念、研究的各种局限,一定程度上跳出了纯政治的框框,回到了其应有的人文本原,更丰富了内涵、扩展了外延,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深化和提升。它的提出,将积极推动我们走出一直以来将孙中山纯政治符号化的僵化认识和误区,进而从人文和“大文化”的角度活化对孙中山资源的开发利用,转而从政治纪念、学术研究、文艺创作、产业利用等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工作。

    “孙中山文化”,是对“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最好的诠释和呼应。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山市在“孙中山文化”建设上做出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孙中山文化”已经成为中山市最重要的第一城市品牌,为中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重大的贡献。然而,“孙中山文化”仅仅由中山市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孙中山文化不仅是中山市的命题,也是广东省的命题,还是国家与民族的命题,甚至是世界性命题。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孔子文化、孙中山文化,无疑都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文化工程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发展,而孙中山文化却还有没有进入国家的制度化安排。

      由于孙中山的伟大性,我们坚信,随着时间和历史的变迁,“孙中山文化”将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国家和民族的完全统一,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的动力。这就是孙中山文化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

       三、孙中山文化是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纽带

      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当然首先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考虑的,其发展的核心,无疑是经济建设,比如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利益共享产业价值链的培育,金融核心圈的共建,全球创新高地的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营造,全域旅游产业的建设、“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的构建,等等。

     就经济建设和发展来说,自从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提出,尤其是“纲要”发布之后,各界已经阐述得非常充分。然而,大湾区融合发展还有一个核心元素,同样值得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这就是“纲要”中提出的“共建人文湾区”,这是湾区建设最高、最核心的层面。人文湾区建设的目标,是共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开放创新型湾区新文明。在笔者看来,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建设的一个关键是要注重人文价值链的发掘、融合和利用。而人文价值链,恰恰是粤港澳大湾区非常突出而独特的东西,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所不具备或者不是很突出的独特的元素。粤港澳有着非常丰富而集中突出的人文价值链,而这正使得这个大湾区的交融与合作具备了最大公约数的核心和灵魂。

      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人文价值链,大概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历史的同一性。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自古同属于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又基本同属于南海郡范畴。两千多年来,虽然政制不断变化,但是11个城市的人文历史总是维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其次是族群的同一性。粤港澳地区,尤其是广东地区,历史上主要由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三个族群组成。大湾区11个城市,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客家人和潮汕人的族群,改革开放后在一些城市特别是深圳等几个城市外来人口超过了本土人口,但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以广府人为主体。

      第三是语言的同一性。与人口的同一性一致,广州话是11个城市共同的话语体系,即使外来人口占多数的城市,除深圳外,广州话的地位也依然处于核心地位。。

      第四是文化的同一性。11个城市,除了香港和澳门渗入了殖民文化外,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一直占统治地位。

      因为以上因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之前,11个城市的交流合作,尤其是人文的交融,其实就一直伴随着时间和历史的进程,而以各种方式在各个空间紧密进行着。今后,这种人文元素将是大湾区交流合作最重要的无形力量,是最高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发掘总结,需要十分智慧地开发利用。

      必须提醒和强调的是,在所有这些人文的渊源之中,还蕴含着一个奇迹性的现象,那就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11个城市,无不与孙中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不深深烙上了孙中山的印记。这是包括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甚至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群所没有的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正因为如此,“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中山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在整个“纲要”中,唯一提到的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孙中山先生。

      中山,是孙中山的出生地,是他的故乡;澳门,是孙中山从学校走进社会从医的地方;香港,是孙中山赴夏威夷、早年求学和革命的根据地;广州,是孙中山革命的圣地;东莞曾经是孙中山家族的祖居地;珠海在孙中山时代同属香山县,与孙中山的关系极深;孙中山曾三次莅临肇庆谋划革命;深圳、佛山、江门,都有许多华侨华人追随孙中山革命。大湾区11个城市都有着众多的孙中山文化遗存,与孙中山有着无数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另外,孙中山早于1919年就在其《实业计划》中提出空前宏伟的建设蓝图,其中第三计划就是建设一世界大港。近一百年前,孙中山就已经注意到珠江口地区具备的港区优势,并将其视为国际发展计划的重要拼图。在《实业计划》之第三计划中,孙中山开篇就阐明广州是此“世界大港”的中心。“吾以此都会为中心,制定第三计划如下:(一)改良广州为一世界港。(二)改良广州水路系统。(三)建设中国西南铁路系统。(四)建设沿海商埠及渔业港。(五)创立造船厂。”在孙中山的构想中,这个“世界大港”应当涵盖广州、香港、澳门,并同时联动珠江沿岸诸多城市。这个“世界大港”涵盖当时的广州、香港、澳门、东莞、佛山、三水、大良、香山、小榄、江门、新会诸地。只是,相比如今粤港澳大湾区“9+2”的城市格局,当时珠江西岸城市远比东岸密集和发达。

      由于各种缘故,孙中山的有生之年没有实现他的构想,100年后,这个伟大的梦想正在付诸实施。

      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与粤港澳大湾区有着这样特殊而深厚的关系,注定了孙中山是这个大湾区的人文核心和灵魂所在。

       孙中山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大伟人之一,他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他最早规划了中国的铁路和港口,他的“建国方略”对中国各方面建设都进行了规划和设计,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先驱;孙中山是全世界与“一带一路”关系最密切的伟人;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这正是“中国梦”最早的雏形。最重要的是,孙中山文化的特质,除了有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又吸收了世界先进文明,是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相融合的“咸淡水文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特质高度吻合、高度一致。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孙中山文化”应该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是旗帜和品牌。我们要以孙中山文化为重要载体和媒介,配合“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开展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大湾区与国内外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当然,“孙中山文化”还必须结合珠江文化、岭南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近代文化,以及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新旧时期的移民文化来开展交流与合作。

      四、孙中山文化为中山经济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坚持十年,孙中山文化从理论概念进入实践操作

      孙中山文化从“大文化”的角度活化对中山人文资源的挖掘利用,即从政治纪念、学术研究、文化引导、城市发展、民生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工作。在学术理论方面,组织了一系列课题调研,撰写了一系列专题论文,举办了一系列学术理论研讨活动,出版了一系列著作;经济发展方面,以孙中山名义规划建设翠亨新区、翠亨村5A旅游景点提升建设;在文化方面,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成功举办四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主创编导了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并由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安排海内外演出十余场,协助拍摄了电影、电视剧《辛亥革命》等,引发了全国性、以至世界性的孙中山文化热;筹划开展了孙中山全球足迹行、孙中山文化高铁行、孙中山文化粤港澳行等重大项目和孙中山文化系列纪念品。尤其是在2011年重点策划开展“四大系列·十个重点·百项活动”,2016年部署实施“六·十·六·十”系列工程,全市大小项目150个,活动范围涉及全国和全球。比如,翠亨新区的规划和建设深中通道的申报和建设、翠亨5A旅游景区的申报批准等,都包含着孙中山文化的重要影响。十多年来,中山市持续擦亮孙中山文化品牌,让孙中山文化基因得以进一步激活,大大提升了中山的软实力,并转化为推动中山发展和人民进步的精神力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2、孙中山文化十年实践探索经验

      一是领导重视。孙中山文化进入国家战略部署,关键在于中山市委、市政府尤其是主要领导始终高度重视孙中山文化工作,成立专责机构,并指定市政协负责具体的策划、统筹和协调工作,历任市委书记和市长,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上亲自筹划、亲自推动孙中山文化成为地方决策、进入广东乃至国家、全球的视野,确保始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孙中山文化工作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确保始终在党委坚强领导下,做到导向正确、决策科学、服务中心大局。

      二是久久为功。孙中山文化进入国家战略部署,关键在于中山人坚持久久为功,包容兼容并蓄、求同存异,不争论、多实干。在此项重要而深具长远意义的工作中,市政协带领一班人,将孙中山文化的推动发展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义务和使命来做,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创新思路,积极主动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争取上级和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孜孜以求,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作出了特别的贡献。

      三是落地落实。孙中山文化进入国家战略部署,关键在于“虚功实做”,注重文化落地。通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举行一系列纪念性、文化类活动,以及一系列实体建设项目和民生实事,大大促进了中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文化生产力的积极作用。

      四是形成合力。孙中山文化进入国家战略部署,关键在于不断增进共识、开展交流合作、持续凝聚合力。十多年来,中山市利用一切机会,抓住重大节点,借势做事,乘势成事,通过开展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通过国家、省市各级领导,通过港澳台乡亲、海外华侨华人,为孙中山文化鼓与呼,产生了强大的正面推动和积极影响。

      中山市对于孙中山文化的认识、策划和运作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形成了一个宝贵的工作思路:政治纪念是核心,学术研究是支撑,文化项目是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实事是目的。

      五、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将孙中山文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纽带和载体共建人文湾区,首先要制订一个孙中山文化交流合作长中短期的工作规划,还要成立一个由各城市参与的非常设的专责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孙中山文化是大文化的概念,要集纪念性活动、文化类项目一起来做,还要融入经济、交通和城市建设等实体性项目,尤其是要注重融入民生建设和民生事业之中。

     要按照《纲要》的要求创建文创示范区,充分发掘和利用、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联动岭南文化、珠江文化及其子文化、粤港澳各城市文化、名人文化等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创作孙中山文化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物化和活化孙中山文化资源,以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原点,建设粤港澳孙中山文化史迹径、建设粤港澳名人史迹径,进而扩大到全球华侨华人的范围,从而形成强大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提升大湾区的软实力和美誉度,建设成为全球最强盛最美丽的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华侨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以孙中山文化为重要载体建设粤港澳人文湾区,还可以扩大到海峡两岸的人文交流合作,以孙中山文化作为做大的公约数,联结海峡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促进国家和平统一事业的发展进步。

     基于孙中山具有深刻的世界性和人类性,孙中山文化还要扩大到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合作。要建设孙中山文化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将孙中山文化融进“一带一路”、融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中,形成国际性的孙中山文化圈。因为,孙中山文化不仅是中国命题,还是世界命题,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2021.7.25

      (丘树宏: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政协原主席。)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丘树宏:孙中山文化是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纽带》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阿根廷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