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号

登录更多 下载App

海内外媒体记者走进舟山市美术馆 聚焦海洋文化

2025-05-24 05:20 阅读量:5k+

华人号:意大利侨网



        5月23日,正在舟山市采风的海内外媒体记者走进舟山市美术馆,深入了解舟山市深化海洋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取得的成果。近年来,普陀区紧盯舟山海洋文化长廊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海洋文化高地,推动文化空间布局更为均衡、文化产品供给更加有力,以“文化+旅游”的思路,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普陀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美术馆由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教授亲自操刀设计。王澍以其“以建筑对话世界”的理念,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融入建筑之中。

        作为世界三大渔港之一的沈家门渔港是舟山渔业与经济的心脏,其繁荣孕育了底蕴深厚的舟山海洋文化。舟山美术馆以艺术再现海岛风情,将舟山历史与现代艺术交融,依托其背后深厚的设计理念和硬件条件,将成为舟山在地艺术与当代艺术交融的新地标。可以说,该馆的定位非常鲜明——以当代艺术结合在地艺术,通过艺术的力量,挖掘和展现舟山自身的海洋文化,同时考虑生态修复和现代文化的抽象衍生。

      进入舟山美术馆,首先进入记者们视野的是“共栖之舟”主题展览,这是该馆的开馆展,从2024年12月7日向公众开放至今累计接待观众2.8万余人,被本地人亲切地称为“我们舟山自己的展览”。

        舟山,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最大的群岛和重要港口城市,自古以来以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与海洋文化而闻名。对于舟山这座群岛城市而言,舟作为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贯穿于这座因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城市文化之中。

        舟,即船舶,是人类文明早期的交通工具之一,数千年来搭载着人类跨越开阔的水域,往来于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之间,连通着商业贸易、知识文化、信仰与艺术的交流。“舟”在漫长的历史中也作为一种重要的隐喻载体而存在,而在中国文化中“舟”更被视为是情感寄托与传递的具有精神含义的物质实体。在海洋之上,船行其间,“共栖精神”是生存的智慧,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当代艺术家们以舟山为语境,通过作品解构与重溯了人与海洋、与历史的多重关系。

        如果说“共栖之舟”主题展体现了舟山的人文精神,那么,另一个主题展——普陀渔民画精品展,就是当下舟山渔家女性热爱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作品以浓烈的色彩、自由的笔触与质朴的情感,成为普陀独特的“文化名片”。

        据介绍,本次展览汇聚了历年全国获奖及参展的几十余幅精品力作,全部出自普陀渔民及渔家女性之手。他们以船为家、以海为生,用最朴素的画笔描绘渔港风情、丰收喜悦、神话传说,每一幅作品都饱含海风的咸鲜与渔民的豪情。画前驻足片刻,仿佛能听到潮声从远而近。

        关于渔民画的历史,工作人员是这样介绍的:渔民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候,省市区各级文化馆纷纷举办民间美术培训班。那时候也不叫渔民画,叫现代民间绘画培训班。渔民画的发展从此有了一个开端。1987年,普陀渔民画首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获得了广泛好评。1988年,普陀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2002年,受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博览会邀请,舟山市组织180幅渔民画参加,受到好评,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情。此后,渔民画又多次走出国门,赴德国、克罗地亚、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展出,欧洲人称渔民画为东方毕加索。英国有一个画商比特曾专程到普陀考察渔民画。2003年首届中国舟山渔民画艺术节成功举办,这是舟山渔民画的一次大聚会。2004年4月,舟山渔民画参加中国农民画艺术节,渔民画有了更高的知名度。之后,渔民画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

        国际影响力和艺术价值不断攀升的舟山渔民画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结合浪漫主义的手法,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成为现代民间绘画中的佼佼者,成为本地文化的骄傲。

        离开舟山市美术馆,记者们驱车来到被誉为世界三大渔港之一的沈家门渔港。由于是禁渔期,渔船都停在了岸边,虽然大雾锁港,能见度很低,但港内整齐排列的渔船还是让人感到震撼。(图文:意大利侨网 嘉湖)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海内外媒体记者走进舟山市美术馆 聚焦海洋文化》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奥克兰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中国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免责申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

举报收藏
评论 (0条)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点击此处进行登录。
登录后评论

下载华人头条

关于我们

© 2022 华人头条

服务热线 : 0591-83771172

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许可证号 闽ICP备10203582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536号

直播备案号 闽ILS备201708250005

举报热线:0591-83771172

举报邮箱:hrtt@52hrtt.com

免责声明

1、本站(网址:52hrtt.com)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等服务,用户保证对发布的内容享有著作权或已取得合法授权,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刊载的文章由平台用户所有权归属原作者,不代表同意原文章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福建可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邮箱:hrtt@52hrtt.com),以便及时删除。